郭沫若帶隊發掘古墓,千辛萬苦打開墓門,裡面光芒照亮黑暗墓室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某天,河北滿城某地正在施工,而北側的地面突然大規模坍塌,出現一個大洞,在人們進入裡面後發現大堆古代器物,而越往裡面走,空間越大,器物也越多,接近鏡頭的地方簡直成為一個地下宮殿,他們趕快將這件事上報給國家。
當年郭沫若在負責考古工作,受到報告後立馬召集人手開會,並最終決定,對這個墓穴進行搶救性發掘,而根據當年一同前往的鄭宗澤老人回憶,他們探索洞穴時只感到陰冷,並且洞穴中非常黑,當年為了保護他們考古隊前進,國家還派了幾名軍人同行,放著他們受到墓中機關傷害,而在探索中,就像報告一樣,越往裡走洞穴越大,最後發現洞中有大量金銀瓷器。
他們在探索中曾發現一個後墓室,但經過勘查發現大門被鐵水封死,根本無法進入,最後通過多日的不斷挖掘才將大門打開,而門後卻是小山一般的金銀珠寶,雖然經過歷史的洗禮,有些被腐蝕,但他們散發出的光芒確實讓這裡變亮許多,郭沫若在看到之後稍作思考便開口說道,這是中山靖王的墓葬。
中山靖王叫做劉勝,是漢景帝之子,史記中,此人身份顯赫,並且貪戀珠寶美色,而之後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這點,墓中一共出土金銀瓷器五千多件,在當時來說十分壯觀。而當年郭沫若在發現這裡後曾說,主峰北面一定要仔細再看一遍,哪裡一定有墓葬,而一個月後,果然發現了竇綰墓。
他是劉勝的妻子,而在他墓中發現了我們最早的長明燈,長信宮燈,起名字由來是當年她所居住之地就叫長信宮,並且燈上刻著長信,名字就因此而來,同時在這裡,還發現了一件女款的金縷玉衣。這片墓葬的珍貴程度在我國歷史中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我們研究漢朝藩王的生活有著很大幫助。


※隋文帝彌留之際留下遺詔,卻被人修改一字,直接改變隋朝歷史走向
※歷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將,卻落得悲慘結局,其中一人屍體甚至被分食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