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佛座下,茶與詩

大佛座下,茶與詩

每當醉心的散文畫上句號,每當窗帘被晨光映紅,我總是習慣泡一杯江南綠茶,佇立望遠,思憶當年散履山水間……

風習習,把紗簾揚起。雨前茶的葉芽,在炒制過程中,不免生髮火氣,若心高氣傲的才子。一旦經歷春風撫慰、酷暑煎熬,邂逅秋涼,便漸入沉靜。在玻璃杯中被喚醒,在八分熱泉水中被激活,乾癟轉化為飽滿,暗淡升華為鮮亮,繼而散發出清越的草香氣,體現出涅槃重生之美。

古往今來,名寺與才情、新茶與好詩,多為佳配。在我的記憶里,名茶、名人、名作交相輝映之地,新昌江畔為其一。

新昌江,發源於海拔932米的天台縣天台山脈華頂山,流經新昌境域入嵊州,奔涌至新聯鄉,繼而集結于澄潭江。

那年,我耳聞江流吟唱,掃視飄柔絲雨,趕赴新昌大佛寺進香。進古剎、揚傘眺,見山間壁岩書寫的佛號字體蒼勁,內蘊豐足。凝神看落款,竟是我一向景仰的弘一大師所書。

遙想當年,才藝超群卻超脫塵念、皈依佛門,法號「弘一」的李叔同,從「長亭外、古道邊」健步而來,長衫飄動,表情平和。面對石城山內巨石雕鑿的未來佛,他微閉雙目、合掌禮拜,應邀揮毫。如今,墨跡成景。

大佛寺內,那座工藝精美的巨石彌勒佛坐像,經幾代高憎大德傾心傾力而成。無論何人邁入山門,仰視身高13.4米、頭部高4.8米的佛像時,皆有無形震撼感。那年,南朝·梁著名文學批評家劉勰從故鄉鎮江走來,在大佛巨像下仰視良久,忽然取來紙筆,揮筆成文,為後世留下《梁建安王造石城山石佛像碑記》,讓芸芸來者知曉「江南第一大佛」這篇「命世之壯觀,曠代之鴻作」,經僧護、僧淑、僧祐3人艱辛營造,前仆後繼、鍥而不捨,歷經數十載寒暑接力而成……

新昌大佛寺,與江南大多佛寺的相似之處在於:殿、閣、樓、橋與洞、池、庵、院連同名人題刻、千佛群雕,皆與奇秀的山勢融為一體,相映成趣,來客遊走其中,如在畫內。與江南大多名剎不同之處,是此處那片讓人生髮超越感的般若谷。記得當年,我深懷敬仰之心入谷。但見峭壁幽潭、深洞險徑、飛瀑如天雨,精美的群雕與嬌嫩的花草,在流波聲中隱現瞬間與恆久的哲思。我很想閉目端坐,平心靜氣,用心感知幽谷清音的妙不可言……

般若谷外,茶屋設置在竹林深處。我面對翠色鮮麗的當地名茶——大佛龍井,聽老茶人講述新昌江流域的逸聞雅事,清晰感知一幅鮮活圖景漸行漸近……

1200餘年前,適逢仲春,年僅24歲的茶聖陸羽,由於厭惡安史之亂的鐵馬金戈,來到剡溪之畔的妙喜寺,與茶僧皎然一見如故。皎然既是茶僧也是詩僧。當一代茶聖與一代詩僧在月下品茶時,多篇茶詩便如泉如涌。那次第,早已淡化了寺外刀兵四起、爾虞我詐、爭權奪位,貪婪無度。縈迴在此的,是寺內茶香連著墨香,月下禪意伴隨詩情。

追思到此,我發現大佛寺茶屋內,有佔據一面牆的書櫃。於是,以試探之心,搜尋皎然的茶詩。天可憐見!終於在一部《全唐詩》中見到一首,恰是吟誦剡溪之茗。剡溪,即今日距大佛寺不遠處的新昌江。千年之前的唐代,清澈的江水穿城而過,浸潤著清麗的茶韻與詩僧的意境:「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昧,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正追想間,窗外已是風停雨霽。俯首細看大佛龍井茶,在杯中已呈現絕佳湯色。

我深記台灣才子林清玄那句名言:「假如一個人在喝茶時有活在當下,無我無相,心智空明無礙,解脫慾望與俗情的束縛。在茶里,便有了禪意。」

品思至此,禪樂開啟。窗外幾竿青竹,節奏舒緩落著雨滴。

【作者簡介】馮新生(筆名:心聲,網名:京城散人)中國散文家、新聞紙媒資深記者。多家影響力網媒專欄作家。曾在省市級以上報刊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雜文約7000餘篇(首),獲獎若干。文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華天寶》《游出滋味》《行者手記》。人民日報、央視網轉載多篇作品。北京廣播電台文藝台曾播放系列配樂散文。著述簡歷入載《中國文化名人大辭典》。

展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第五屆海峽茶會開幕 200多家兩岸茶企參展
「荷」我們一起,做朵荷花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