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是戰國四大名將,為何白起戰功赫赫卻下場凄慘,而王翦卻能善終

同是戰國四大名將,為何白起戰功赫赫卻下場凄慘,而王翦卻能善終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和王翦是秦國的,這二人都戰功赫赫,為秦國平定天下鋪平了道路,可是同是功勛卓著的名將,白起和王翦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白起被逼持劍自刎,王翦卻得以安享天年。為何會有如此結局呢?

白起是楚國後裔,15歲就進入了軍營,因為英勇作戰得到了大將軍魏冉的重視,魏冉後來因為支持秦莊襄王上位有功,而成了秦國的丞相,白起也官至左庶長。可以說,白起的升遷和魏冉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白起確實很厲害,每次率領大軍作戰都能獲得勝利,將楚國打得一蹶不振,殲滅了24萬的韓魏聯軍,還一次就坑殺趙國士兵四十多萬。可是事情的轉折發生在公元前266年,這一年魏冉被罷相,范睢當上了秦國的丞相,白起從今之後在朝中就沒有了後援。

長平之戰中,由於范睢收取趙國的賄賂而勸說秦王暫停進攻,讓白起想要再次立功的心愿功虧於潰。白起的性子從這之後他的處事方法就有所改變。當秦國再次準備進攻趙國的時候,也許白起已經看清秦國不會輕易獲勝,連續三次稱病而沒有奉旨出征,甚至還在秦軍失敗之時口出譏諷「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這就給了朝中范睢陷害他的機會,最後被秦王逼得只好持劍自刎。

反觀王翦呢,雖然也是戰功卓著,卻極為聰明,而且對於人心的揣摩很有一套。所以他可以心狠手辣的用反間計除掉李牧,平時對同僚也給予很大方便,而且在對待秦王的態度上也是張弛有道。

可以看到王翦在對待上司這方面,是非常有一套的。當秦王政沒有啟用王翦的計劃而讓李信率軍攻打楚國的時候,王翦敢稱病辭職,而當李信失敗,秦王又想起來王翦的時候,王翦又敢讓秦王親自來請。在強勢之後,王翦又可示弱,智慧非凡。為了消除秦王的擔憂,王翦還多次要求秦王賞賜大筆錢財,別人可以說王翦貪得無厭,可是秦王卻知道這是王翦在表明他根本無意稱王。

而王翦在攻破楚國後又被封為了武成侯,可以說當時王翦就是秦國的軍界第一人,但是在快要統一六國的時候,王翦卻選擇了告老還鄉,功成身退。王翦可以活的那麼長久,就是因為他的進退有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荊軻刺殺秦王時,出現的這些怪現象,讓人非常疑惑
你知道為何中國人從來不吃金魚嗎?並非有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