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鄭爽、譚松韻、周冬雨、歐陽娜娜,誰才是你心中的少女感一番?

鄭爽、譚松韻、周冬雨、歐陽娜娜,誰才是你心中的少女感一番?

今天豆子想和大家聊一聊「少女感」 的話題。

起因是楊蓉在《沙海》中扮演的一個花痴小女生人設,比起劇的關注度,她的年齡成了眾矢之的。

隨後她髮長文進行回應,「少女人設」這四個字簡直戳中豆子,相信也戳中了圈內無數女明星的心。

吃貨可破,女神經病可破,豆子發現在女明星千變萬化的人設裡面,只有一個少女人設屹立不倒。

通稿要強調——

機場拍要強調——

自拍要強調——

無關年齡,少女感是塊好磚,哪裡能搬就搬。

在女明星的人設備選裡面,中文辭彙似乎都變得太匱乏了。

她們對自己的定位,彷彿少女感就是最高的級別,並且還具有唯一屬性。

從五歲到五十歲,少女感這個詞儼然壟斷了女明星群體對自我的最高判斷。

所以,少女感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這群已經又瘦又美的妖精都要給自己貼這個標籤?

本少女(哦呸)豆就跟大家好好探討一下,認真臉。

—怎樣才能長出少女感—

首先,還是那個千古不變的命題,要瘦

少女就是介乎在女童和女人之間的過渡階段,稚氣未脫是必須的,身量纖纖也是必須的。

不但還要瘦,最好還要四肢修長,哪怕真人可能看著瘦得慌,但是漫畫比例上鏡頭就是賊好看啊......

穿起校服必須有空蕩蕩的感覺,薄骨架撐著白襯衣,微風吹過什麼的,活脫脫是校園小說的封面。

瘦不一定有少女感,但是少女感一定要瘦。(豆子今晚不吃了,不吃了......

其次,

少女感其實就是孩童感+女人味的結合, 一切能增加這兩種感覺的臉部元素都會讓少女感up up up。

比如,鵝蛋臉,圓眼睛,厚嘟的嘴唇這些屬於「孩童化」的五官特徵。

總的來說就是,嬰孩化的特徵越強,少女感就會越高。

像白裡透紅的膚質 、小小的蘋果肌這些,也全都是加分項。

所以,往死里追求錐子臉、尖下巴、死白死白膚色審美的網紅臉,註定和少女感無緣咯。

到了最後一個標準,那就是一個玄學——氣質

為什麼說是玄學呢?

例如,同樣都是青春年少,有些女孩紙的小表情你只會覺得可愛討喜。

有些人,你可能只會覺得她智商水平不太能跟上。

又例如,一些大幅度甚至崩了的表情,有些人居然還是能讓人產生蜜汁憐愛。

有些人就覺得攻擊性強,「她不好相處」「她不好惹」......

臉是老天爺賞飯吃,但是氣質討好與否就真的是觀眾賞飯吃了......這不是玄學是什麼?

—不少女感不成活的背後—

美麗明明這麼多元化,但為什麼在現在女明星身上卻被簡單劃一地只剩下少女感這一個維度?

不少女感不成活,為什麼大家對少女感這麼沉迷?

審美是百花齊放的,但是對偶像的定義基本上都是統一的。

她們就是夢想的投射——

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練,不用飽受人間煙火的侵蝕,她們看起來每一秒都是閃閃發光,朝氣蓬勃的。

偶像本質上就是追星女孩們對夢想的投射,與其說我們推崇少女感,還不如說我們推崇的是永遠不會結束的青春。

畢竟,作為一隻女豆子撫心自問,也是真的希望永遠年輕啊啊啊啊啊啊哭。

成熟總會到來,但是青春一旦失去了就是永久性的。

我們做不到永葆青春,所以就把這種美夢寄托在少女們身上。

活在熒屏外的我們會老去,活在熒屏上的她們也會。

但是沒關係,總有人會永遠年輕著,吃青春飯的期限很短,但給予這頓飯的觀眾永遠都在。

豆子殘忍地說一句,這可能是因為,比起來演技閱歷內涵這些隨著歲月增長能憑藉努力得到的東西,青春這種不確定性的東西更加可貴吧。

其實,豆子還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基本上各大八卦論壇時不時就會發出日經性的哀嚎,我們怎麼就再也出不了以前那種風情萬種的大美人了呢?

然後一邊感嘆現在女明星審美的小家子氣,一邊一水刷著大美人的美圖舔舔舔。

但真不是豆子杠精,要是這些大美人現在出道,確定她們會有這麼多女粉絲嗎?

她們艷光四射,她們傾國傾城,她們風華絕代,但是她們偏偏沒有代入感。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長相有代入感啊?

清純少女啊。

追星女孩對女偶像的選擇,說白了跟擇偶觀差不多,就是隱形自我的要求:我要是長成這樣就好了,我要是有這張臉就好了,要是一覺醒來我變成這樣就好了......

她們要漂亮,但是又不能太漂亮——不然我怎麼能代入呢?

美貌值作為稀缺資源,要是到了一定的巔峰必然會產生距離感的。

大美人的美貌就像利刃一樣,雖然鋒芒畢露但是同時也兼具攻擊性。這種級別的長相,我們是很難產生親近感的。

俗一點說就是,不討好。

這種級別的美貌,你能想像她和女粉絲親親抱抱合照寫to簽嗎?能想像她們和粉絲筆芯嗎?

她們的美貌毋庸置疑,但是她們的長相審美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追星文化了。

哪怕在她們的年代,同樣是美貌值up的同輩裡面,也是可嬌俏可清純的長相更有觀眾緣。

哪怕到了現在,這種長相還是男女通吃。

異性相吸,同性相斥,本來就是自然規律。

所以在同等條件下,追星女孩更容易心生嚮往的,絕對是讓人蜜汁憐愛的無攻擊性清純長相。

追星時代的接地氣化,也註定了少女感類型的崛起和壯大,觀望眼。

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女明星的飯碗問題,尤其是偶像女明星。

當偶像劇的人設基本都是傻白甜少女,請問她們怎敢老去?

古偶劇裡面,她們全都是天選少女/落難少女/豪門少女/平民少女/選秀少女......

剛進宮的14歲少女——

流水的設定,鐵打的丫頭——

她們的人設或者傻白甜或者狂酷拽,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她們的年齡必須是少女。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上看,也不能全部都怪她們。

現在市場上古偶99%都是改編自言情IP,試問有多少言情IP的女主設定是美艷霸氣御姐?

認真地港,古偶少女並不是不能演。

現在回看,這一批批小花在屏幕上貢獻過最受好評的角色,居然都是出自初出茅廬、青澀未褪的年華。

畢竟,青春就是最好的化妝品啊。

當時的一顰一笑都是青春年華中最自然的表現,沒有套路,沒有技巧,就連偶爾出現的演技青澀感,都能因為年齡的原因被觀眾輕易放過。

「她才多大啊!給她多一點空間吧!」

古裝有一個好處就是,人設不接地氣沒關係,劇情有點智障也沒關係,甚至演的沒那麼好也沒關係——造型好顏好,就能讓人記住好多年。

傳說中的,情懷濾鏡。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我們的記憶還停留在她們的少女角色中,但是她們卻悄悄地長大,甚至不可避免地老去。

角色還是那些角色,但是人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人了。

她們當年能用青春去換取這些少女角色帶來的紅利,但現在隨著年紀的增大,她們依舊不缺出演這些角色的機會,但卻失去了當年觀眾對她們的認可。

最殘忍的是,江湖會更新換代,娛樂圈也會。

當她們繼續在這些少女角色裡面苦苦打轉的時候,猝不及防地已經出現了一批比她們更年輕,甚至更貌美的真少女來競爭這些角色。

不會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年輕著。

觀眾對於她們的憐愛,和當年一模一樣。

如果說古偶劇最容易暴露年齡上的尷尬,那麼現代裝呢?來到現代,身份包羅萬象,總有她們【不少女】的一席之地了吧?

對不起,沒有。依舊是,少女。

不知道自己該幹嘛每天碰釘子的豪門少女——

天天忙著闖禍的傻白甜少女——

高中校花少女......

豆子知道粉絲很想反駁,不不不,她們也演過成熟的角色啊,哪裡一直少女了!

是的,豆子承認,她們也在努力擺脫年輕帶來的桎梏,在選擇角色上面有意識地避開少女這個標籤。

成熟的職場人士有沒有!

苦命的單親媽媽有沒有!

200斤的胖子我也能挑戰!

她們拚命在擺脫少女角色的標籤,但是卻忘了最根本的努力——如何提升自己的演技來撐起這些【非少女】的人設。

人設是變了,但是她們演起來還是那些駕輕就熟的少女套路,觀眾看著新瓶喝著舊酒,大家都很累。

這個尷尬的局面,有編劇的責任,也有演員的責任。

但是豆子想說的是,在和她們還處於少女年華的時候,有些前輩已經把熟女角色演得那叫一個666了。

當年陳好才剛滿22歲!放在現在就是96年的孩子.......能想像嗎emmmmmmm

甚至有一些,能用演技跨越年齡的障礙。

自然規律不可逆。

豆子真心希望這些活在大屏幕的小仙女們,與其一直盲目追求少女干感,不如誠實去面對,選擇更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角色。

歲月能帶肉體上的少女感,但是卻帶不走你精神上的少女心哪。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逗社 的精彩文章:

豆瓣8.8,安利這部講究的「非遺」紀錄片!
鄭爽難得演了部好劇,唐家三少這部《為了你》只網播可惜了!

TAG:劇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