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乾隆與富察皇后比《延禧攻略》里還恩愛

歷史上乾隆與富察皇后比《延禧攻略》里還恩愛

《延禧攻略》中女主角一路拳打后妃腳踢宗室,升級之路猶如砍瓜切菜,清朝後宮都是這麼玩的嗎?真實的紫禁城升(si)職(bi)之路其實是這樣的。

八旗秀女—選妃

按照清朝規定,八旗女子凡到了13、14歲必須要參加秀女選看,只有落選後才可自由婚嫁。

如此精挑細選出的想必一定都是高貴優雅的美人。

在倫理觀念、維繫貴族血統的影響下,清代八旗秀女的選擇範圍不斷縮小。到清朝晚期,官員敷衍了事,旗人也不重視,光緒年間甚至出現「無人可選」的狀況,這一制度最終走向消亡。

出身高貴能參與選妃,內務府出身的秀女就只能去選宮女了。

內務府秀女——選宮女

清代不存在麻雀變鳳凰。除妃嬪外,挑選宮女對出身血統也有要求,因為宮女們一旦得到皇上寵幸,也是可能一躍成為後宮寵妃的。內務府包衣相對王公貴族雖然等級較低,但是作為上位者的世襲僕從,他們的身份地位相比平民百姓還是要高出一等。平民家的女兒註定無緣皇城。


第二幕 后妃升職記 排位決定「伙食」

排位決定「伙食」

後宮中,嬪以上為「主位」,有朝服、朝冠,貴人往下則屬於低等品級,皇后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且有協理後宮之權,為了後宮和諧,有皇后在位時一般不會冊立皇貴妃。

皇后與嬪妃的關係既是妻妾也是君臣,妃嬪見皇后和見皇上一樣須行臣妾之禮,適逢節日、慶典、皇后生日還要行禮祝賀。宮中等級不僅決定關乎權力還決定了生活質量,除禮數外,從衣著到每日膳食都嚴格按照身份地位區別。

(來自數字之道設計師的吶喊:這做了答應根本吃不飽!!!)

升級路漫漫

深宮歲月不甘心數地磚,想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清代冊封妃嬪一般為逐級加封,由答應常在等低位逐級晉陞為貴人、嬪、妃等高位。除非是赫舍里皇后這樣小小年紀就成人生贏家,一般妃嬪在宮中的晉陞之路可是一段由青春書寫的漫漫長路。

逐級晉陞到高位最快也要12年之久。覺得太慢?這已經是著名寵妃的開掛模式了,獨得皇寵的尚且如此,更多的嬪妃可能過了幾年就被皇帝遺忘在深宮中。后妃最多的乾隆到了暮年時自稱「只有二妃二嬪」。然而據《請皇室四譜》統計,乾隆84歲時健在的妃嬪仍至少有9人。這就尷尬了,不知老皇帝是真記性不好還是故意的。

在《延禧攻略》里,乾隆與孝賢皇后(富察氏)作為一對超級CP,在朋友圈裡舉起恩愛的大旗。

這不是亂編,乾隆與富察氏的恩愛,是真的——學者已經從故紙堆里扒出無數細節。

雍正五年,16歲的弘曆與富察氏成婚。

富察氏出身名門,面容姣好,氣質溫婉,典雅端莊。

她不愛濃妝艷抹,也不喜金玉珠飾,《清史稿》中記載,「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生性節儉,身上沒有半點貴族小姐的驕矜之氣。

乾隆有次身上長了一個癤子,御醫叮囑,一百天內得天天換藥。

富察氏擔心宮女太監手重,照顧得不周到,直接帶著被褥搬到乾隆寢宮的側室,每日親手為乾隆換藥。

就這樣一直照顧了三個多月,直到乾隆完全康復才回到自己的宮殿。

吃得了苦,會照顧人,與出身低微的婆婆也相處得十分融洽,飲食起居皆料理得無微不至。

非常賢惠的同時,富察氏也非常聰慧,善解人意,是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人。

乾隆忙於前朝政務,她將後宮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不叫他為瑣事分心,乾隆忙裡偷閒,想放鬆的時候,她就陪著他縱馬馳騁,痛快地玩上一整天。

可以說,乾隆情緒上出現任何變化,富察氏都能敏銳地覺察到,並輔以適當的疏解方式。

有一年,乾隆帶著富察氏去避暑山莊打獵,聊天中無意提及到先祖創業艱辛,袖子邊只用鹿尾巴毛裝飾,哪像現在這些八旗子弟穿金戴銀、鋪張浪費。

這無意的一句話,卻被富察氏記在心裡,回到北京後,她特意做了一個鹿尾毛緣邊的小荷包送給乾隆,意為夫妻同心。

乾隆收到之後,珍視異常,自此終身佩戴在身邊。

有句話說,戀愛看五官,婚姻看三觀。

皮相的吸引力最多不過數年,而精神世界的完美契合,才是伴侶間相依相守的終極默契。

富察皇后於對乾隆而言,是妻子,是知己,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理想伴侶。

與很多歷史上皇后受冷落的情況不同,在富察氏與乾隆的22年婚姻生活中,兩人始終鶼鰈情深,十分恩愛。

點點滴滴間,都能看出富察氏在乾隆心中的非凡意義。

比如,乾隆有個名號長春居士,他登基後,便將皇后居住的宮殿命名為「長春宮」,去圓明園小住時,則賜居長春仙館。

你住的地方是我的名字,亦如你時刻住在我的心窩。

比如,別的妃子都是「母憑子貴」,而富察氏的孩子卻是「子憑母貴」。

在乾隆26歲,政治生命最有活力的時候,他就早早將他們生的嫡長子永璉秘密立儲。

他們的女兒固倫和敬公主,備受乾隆寵愛,由於不忍心女兒遠嫁,破例准其留駐京師,是第一位住在京師還享受著1000奉銀的公主。

比如,皇后的弟弟傅恆,不到30歲就位登首輔,皇后的侄子福康安,自幼被乾隆帶到內廷,親自教養,都是清代少有的非宗室王。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每當你人生最幸福的時候,老天爺也最愛開玩笑。

他們的兒子永璉,9歲早夭,富察氏隨即大病一場,整個人都瘦得脫了相。

那段時間,乾隆幾乎天天過來探視,也增加了與皇后的同寢次數,因為他知道,只有富察氏再有一個兒子,才是對她最好的安慰。

經過喪子之痛的富察氏,在八年之後,終於迎來了第二個兒子永琮,為了讓皇后安心保胎,乾隆甚至下旨取消元宵節燈會等各類慶祝活動,這是他任何一位皇子出生都沒有得到過的待遇。

孩子出生後,乾隆每天下朝後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跑到皇后的宮中,夫妻倆一起抱著孩子玩。

然而,老天依舊是殘忍的。

永琮兩歲不到就因為天花夭折,孩子的接連夭折,終於徹底摧垮了富察氏,她的身體也徹底垮了。

乾隆十三年,37歲的乾隆開啟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東巡,他特意帶上皇后,希望趁著這次出遊可以帶著她四處走走散散心。

沒想到,這次東巡也成了夫妻倆的「最終回」。

快回京時,富察皇后在濟南一病不起,乾隆原本想在濟南多呆一段時間,等皇后身體調離過來再回京。

可皇后堅決不同意,不想因為自己一個人耽誤國家大事,一再催促皇帝回京,乾隆拗不過,考慮到皇后身體,決定走水路,沿著運河回北京。

就在當晚,年僅37歲的富察皇后便撒手人寰。

愛妻的離世,對於乾隆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一連九日,他不理朝政,每天穿著素衣素袍,無精打采。

他下令,皇后居住的長春宮任何擺設都要保持原樣不動,包括皇后生前最後乘坐的青雀舫也要原封不動運入紫禁城。

船體過大,運進京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可愁壞了當時不少官員。

幸好禮部尚書海望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人搭起了木架,上面鋪上木軌,木軌上再用新鮮的菜葉潤滑,數千工人一起拖拽,才終於把青雀舫運進京城。

此後許多個日日夜夜,乾隆經常夜不能寐,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經常就是正準備要去做什麼,轉眼間就忘了。

原本寬厚仁慈的乾隆,在那之後性格大變。

僅僅是皇后治喪期間,就有無數官員受到連累,輕則罰俸,重則處死,皇長子和皇三子僅僅因為哭得不真摯,就被踢出了儲君備選資格。

眾所周知,乾隆愛作詩,一生大概做了四萬多首。

但大部分皆屬平庸的政治分行日記,只有其中的一百多首,感情最為真摯,最動人,而它們皆是為悼念富察皇后所作。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夫妻情緣二十二年,你治理後宮十三年,而這一切,如今都化作了一場春夢,隨風飄逝於河岸邊。

皇后百日忌辰,他感嘆「九御咸備位,對之吁若空」:坐擁三宮六院又當如何,面對她們,還不是跟面對虛空一樣。

皇后故去四個月後的七月十八,他們的結婚紀念日,乾隆來到富察皇后靈前,寫下「撫時追憶,黯焉神傷」

中宮不可無主,皇太后催促乾隆封烏拉那拉氏為皇后,乾隆先是封烏拉那拉氏為皇貴妃,一直到富察氏故去的第三個年頭,才終於遵從太后懿旨,將其冊封為皇后。

此後數年,他隔段時間就要到富察皇后墓前,跟她講講最近發生的事情,講述自己心中的想念。

他再沒有讓任何一個女人留宿過,每次再南巡或者東巡,也都要繞開濟南這個傷心地。

都說帝王最是無情,其實帝王家也是有真感情的。

因為身在高位,感情世界與政治生活密切相關,一絲一毫喜惡的表露,都會被外人所洞察。

所以帝王比普通人更難說知心話的地方,也更難找到一個知心人。

乾隆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富察氏這麼一個知己愛人。

他也是不幸的,美好的時光不過二十二載,餘下的大半生都在與思念、寂寞為伴。

嘉慶元年三月初九,乾隆最後一次來到愛妻墓前,已經八十六歲的他,寫下了最後一句關於富察皇后的詩句: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三年之後,八十九歲的乾隆病逝,他終於可以和他最心愛的妻子合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洲人敬柳習俗
中國遊客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宮尿完,又在北京故宮尿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