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合理使用社交媒體

合理使用社交媒體

今天要記錄《深度工作》一書中作者介紹的第四個準則:合理使用社交媒體。

作者花了一些篇幅告訴讀者為什麼社交媒體會讓人慾罷不能,以及為什麼社交媒體對深度工作是有害的。

欲罷不能的原因有一條是,因為人都有被看見的需求,而在社交媒體中通過別人的評論、點贊,可以然自己有一種虛幻的存在感。比如你在微信中有200個好友,那麼發朋友圈的時候似乎就像在對著兩百個人說話。而這種存在感之所以是虛幻的,是因為大多數人並不真的關注你說了什麼,他們只是帶有一些隨機性的點贊或者評論。關於這點最好的證據是,如果你從中消失一段時間,比如一個月,除了家人和一些很要好的朋友,大部分人根本不會注意到你消失了。此外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種隨機性帶來的。當你發布一條動態後,你的好友的反應是你所不可預知的。或許有很多人點贊,或許沒有,這種不確定使得你每次點開手機的時候大腦都會分泌一次多巴胺。這樣就讓人有「上癮」的感覺。

至於社交媒體對深度工作的危害,作者提到的是,一旦大腦習慣了這種高強度的刺激,那麼對於工作中所需要面對的不能帶來如此有刺激感的內容就會很快失去興趣,導致不能投入到深度工作中,作者甚至提到,有些嚴重的社交媒體或者互聯網的使用者,他們的大腦已經被這種膚淺注意力的事物重新編排,有人把這種人稱為「心智殘疾」。再者,我們已經知道了大腦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膚淺事物,社交媒體中提供的很多內容這是這樣的。

作者給出了3個具體的建議:

1、可以做一個實驗。

把你覺得可有可無的但是很難取捨的APP,比如微博,卸載。然後嘗試過沒有這種APP的生活。如果不是很必要的時候不去重新安裝它們。然後這樣過30天之後問自己兩個問題:首先,在這過去的30天中是否有人注意到我消失了;其次,在過去的30天中,如果有這些社交媒體,我的生活是否會變得更美好。

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就是可以說你並不需要這個工具。如果都是肯定的那麼還是繼續使用吧。

2、設定目標

作者並不建議武斷地拋棄所有的社交媒體。而是建議我們關於自己的生活設置一些重要的目標。這些目標不能太具體,像準則1當中的那些,也不能太模糊。它們應該是像這樣:我希望有一個良好的親密關係,或者我希望在學術領域做得更好。設定了目標後,就可以考察使用這些社交媒體是否有助於這些目標的實現。再決定使用它們的具體方式或者要不要使用它們。

3、學會安排業餘時間

如果不這麼安排,由於社交媒體的強大魅力,很有可能你會不自覺地花費很多時間在上面。因此,作者建議應該提前想好在業餘的時候要怎麼休息。可以是看一部好電影,可以是與朋友相約出去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紫朝的一畝三分地 的精彩文章:

TAG:何紫朝的一畝三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