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裏海是海還是湖?五國首腦討論出了一個意外的答案

裏海是海還是湖?五國首腦討論出了一個意外的答案

裏海是海還是湖?俄羅斯、伊朗、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這五國首腦聚到一起,把這個問題討論出了一個結果。

昨天,裏海沿岸五國簽訂了《裏海法律地位公約》,將位於歐亞大陸接合處的裏海界定為「非海非湖」,是擁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水體。

普京表示,這次會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基於公約,五國還將有一系列後續動作。

為什麼要把這一片水域定義得這麼玄乎?這個公約規定了什麼內容?

五國為裏海爭了22年

在1991年之前,裏海還風平浪靜,因為沿岸只有伊朗和蘇聯兩個國家,兩國同意共同管理。

裏海地區蘊含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美國能源情報署估計,裏海周邊石油存量達480億桶。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

同時,裏海地區航運業發達,它通過伏爾加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

蘇聯解體後,裏海7000公里的「海岸線」上出現了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3個新的主權國家,因此之前關於裏海的條約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一時間,裏海成了五個國家爭相瓜分的香餑餑。1994年,亞塞拜然、哈薩克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開發海底資源。

裏海的法律地位和歸屬問題變得緊迫起來。1996年11月,裏海沿岸五國召開了外長會議,共同商議裏海的劃分方式。

五個國家誰都不想吃虧,就劃分問題一直難以達成共識,談判持續了22年。

直到上周日,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伊朗總統魯哈尼、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簽訂了歷史性公約。

公約里說了什麼?

裏海從地理層面上來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但是這次簽訂的《裏海法律地位公約》明確裏海的法律地位是「非湖非海」,這麼規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裏海被確定為海洋,那麼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需要依照自家海岸線長度來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範圍。伊朗擁有的「海岸線」最短,顯然吃虧。

如果裏海被確定為湖泊,那麼國際公認的海洋法不適用於裏海,沿岸各國將平均享有裏海資源,任何一方開採能源須徵得五國一致同意才能付諸實施。

現在裏海「非海非湖」,那就只能「特事特辦」,五國可以不受限制地自行定規則。

這份公約涉及了裏海的劃界問題、航運和漁業規範。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海底油氣資源的劃分以及駐軍問題。

據《衛報》,公約其實沒有明確說明油氣資源具體怎麼劃分,而是規定只要獲得油氣管道所經國家同意,裏海沿岸國家就有權在海底鋪設管道,但必須符合環保要求。

這樣一來,可以預見裏海將迎來一波開發熱潮。

針對駐軍問題,公約規定:非裏海國家不得在裏海駐紮軍隊;裏海國家不得提供本國領土給第三國從事危害其他裏海國家的軍事行動;非裏海國家艦船不得進入裏海。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2003年美國曾出台「裏海衛隊」計劃,準備在裏海地區建立由防暴部隊和特別行動部隊組成的防衛體系,逐步確立美國在裏海的軍事存在。

《歐亞時報》上個月還曾報道,俄羅斯一家電視台脫口秀節目的嘉賓在節目中聲稱,哈薩克政府已做出決定,讓美國在哈方裏海沿岸港口設立軍事基地。不過,隨後哈外交部發布聲明否認了這一說法。

如今公約徹底排除了美國在裏海沿岸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這樣一來,特朗普可以徹底死心了,北約也無法觸碰裏海了。

俄伊聯手

在此次裏海沿岸國家首腦峰會上,普京和魯哈尼舉行了會談,雙方對俄伊雙邊關係表示肯定。

最近,俄羅斯和伊朗都受到了美國的制裁。普京稱,此次峰會為雙方提供了機會,推進新層面的合作。

據《衛報》,一些外交官認為公約的簽訂幫助伊朗與俄羅斯建立友好關係,並打破美國的經濟封鎖。

同時,魯哈尼也通過這個機會向伊朗人民傳達積極信息,伊朗正在盡一切努力應對美國的制裁。

《金融時報》分析稱,普京政府與幾國達成協議,目的是與伊朗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並在美國試圖提高在中亞的影響力之際,強化俄羅斯與中亞鄰國的合作。

文/沁涵

編輯/方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普特會」前三天清算舊賬,美國要放什麼大招?
文在寅要搬離青瓦台,不只是風水問題這麼簡單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