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美援朝關鍵時刻,主席為何要中途換帥?真實原因讓人落淚

抗美援朝關鍵時刻,主席為何要中途換帥?真實原因讓人落淚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主席的一句詞更是道出了彭德懷元帥的厲害,1920年6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公然加入朝鮮戰爭,更是對我國邊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本著唇亡齒寒的危機感,中國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氣昂昂的跨過了鴨綠江,戰爭前期中國軍隊進展神速,沒多久就將戰線推進到了三八線附近。

而戰爭勝利的關鍵更是得益於將帥的指揮,當時主席在軍委會議上想要用林彪元帥和陳賡大將,但是兩人因為有病在身,不適合朝鮮艱苦的戰爭環境,主席只好讓老將彭德懷元帥帶兵出征,彭德懷元帥向來打仗以剛猛著稱,更適合打硬仗,而彭也是跟隨了主席一生的將軍,主席對於彭老總也是十分的信任,抗戰時期彭老總作為八路軍副總司令更是指揮了數次大戰,而解放戰爭時期更是率兵三萬在西北與國民黨數十萬部隊周旋,為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部隊中資歷老,能打仗,敢打仗,可以說這次戰爭彭老總最為適合。

在朝鮮半島上,彭老總多次指揮部隊給予美軍嚴厲的打擊,將美軍企圖快速結束戰爭的美夢打碎,更是始終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令美軍毫無進展。當時的美國可是世界第一強國,其聯軍部隊也是糾結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幾個國家組成的,實力十分的強大,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在「一口炒麵一把雪」這樣的艱苦環境下打的美軍被迫開始談判,最終將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一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抗美援朝打到最關鍵的時刻,主席突然下令將彭老總調回了國,換上了陳賡將軍,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更不用說前線交戰正是激烈的時候,主席作為一個打了一輩子仗的老革命家怎麼會不知道這個呢?原來啊,是由於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作戰,彭老總的身體換上了嚴重的腸胃炎和痔瘡,並且病情是越來越嚴重,前線的條件優勢極為艱苦,主席在了解情況之後十分的心疼彭老總,親自下令將彭老總調回國治病。

1952年4月,彭老總回到了北京,在病情穩定之後又迅速回到了朝鮮戰場,最終1953年6月,朝鮮戰爭基本結束,彭老總才帶領部隊回國,只留下了部分守衛部隊在朝鮮繼續盯著美軍動向。

彭老總的軍事生涯可謂是極為傳奇,一生都是在打硬仗,所以彭老總又以剛猛著稱,中國正是有了彭老總這樣的將軍,才能一次次的打敗侵略,重新屹立於民族之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斷情殤月夜 的精彩文章:

凱特王妃嫁入王室之前原來也是個胖妞,穿衣搭配很隨意,萌態十足

TAG:斷情殤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