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固定性思維VS成長型思維

固定性思維VS成長型思維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蒙特梭利協會聽的一個講座,還挺觸動的,之前聽陳忻教授在課程中提出過「成長型思維.」 不過如何運用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呢?這一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固定性思維的人不願意輕易做出改變,大腦屬於固化狀態,而成長型思維的人願意嘗試新的事物,隨著時間變化和年齡增長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

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在處理錯誤和面對障礙時,大腦的活躍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固定性思維的人由於思維比較固化,遇到困難放棄的概率要比成長型思維的概率多。

 固定性思維的人不願意去嘗試新的技能。而成長型思維的人願意一直嘗試,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很多時候,我們想學畫畫,可是卻又擔心,我這個年齡學畫畫是不是太晚了?或者認為這個年齡就不要想著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了。於是夢想的種子就被自己的固化思維埋沒了。其實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需要的是自己的興趣和堅持。

老師提出了15個在蒙特梭利教室激發成長型思維的策略,我認為,在家裡也同樣適用。大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採納哦。

1. 成人作為模範榜樣

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生活中,成人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在0-6歲的年齡段,吸收周圍環境的一切,他們的模仿能力也是很強的。作為成人,要保持自己精神狀態的良好,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包括接受新的育兒知識,孩子處在不同年齡段要有不一樣的育兒方式,而不是思維固化,成為「嚴厲型家長」或「溫柔型家長」。在生活中也是,和孩子一起接受新的事物,積極努力的狀態讓孩子也可以感受到。

2. 改變對學生說話的方式

這個就是我之前提到過的表揚和鼓勵的區別。也是正面管教的一部分。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了鼓勵和表揚的區別。不要過多的說「你太棒了,你是最聰明的.」 這些話語,而要說一些具體性的鼓勵話語,例如, 「 我知道你很努力,所以你完成了預定的目標.」 「我看到你用了不一樣的顏色,並且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具體內容參考以前的文章, 正面管教和蒙特梭利相似之處。

3.教孩子們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這個可以作為一個科學課,或者介紹人體的時候引入。將圖片列印出來,讓小朋友看一看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人的大腦神經有什麼不一樣呢?

 也可以和小朋友做一個小遊戲。選擇兩種材質不一樣的橡皮筋,一個是硬硬的很難被拉開,另一個是比較軟的,彈性較大的。小朋友開始學習一個技能,例如游泳,開始的時候比較害怕,不敢下水,或者抵觸,這種感覺就像一個硬硬的橡皮筋,讓小朋友試著拉一拉,是不是很難被拉開?過了一段時間,小朋友願意下水了,也學會了如何游泳,對游泳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這個時候,大腦就像軟的橡皮筋一樣彈性非常大,有很多的潛力。所以,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嘗試,但是還是要堅持,滿滿的才會看到變化。

4. 鼓勵孩子改變自己的「自言自語」

培養孩子自我表達的情感辭彙。例如,「傷心,興奮,開心等.」 讓小朋友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關於情緒的卡片應該可以找到。

5. 創造班級價值觀和個人意願單

  班級價值觀可能和爸爸媽媽們有點遠,但是個人意願單可以在家裡實現。不用設定很長遠的目標,可以問問小朋友周末的計劃,可以和他一起去完成。也可以是學習中的一個個小目標,一步一步去完成。

6. 給予創意性的自由和探索

  給孩子自由,讓他們去表達自己,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在蒙特梭利環境中,有限的教具卻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除了示範他們教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小朋友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像力,作出不同的玩法。我們要鼓勵她們的創新。

7.不同年齡間的合作

 蒙特梭利環境是提倡混齡的,所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一起工作。這樣不同年齡的合作機會也會比較多。大的孩子可以學會照顧小的孩子,而小的孩子也能從大孩子那裡學到很多。他們之間的互動,變得有愛,有責任感,有意義。

8. 同齡孩子的隨意互動和發展

 同齡孩子由於心智的發展一致,所以也願意在一起玩。在蒙特梭利環境中,也要鼓勵孩子隨意的互動和玩耍。除去個人的工作時間,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允許他們一起去探索和互動。老師會觀察到同齡間孩子的一些對話非常有意思,有時候也能做一些讓我們成人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一起協助完成一項任務等。不要給予過分的干涉,他們會創造出很多的玩法。

9. 允許孩子經歷掙扎

有時候在工作的時候,孩子們也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等待一下,讓他們經歷一些掙扎。經過很多次嘗試,終於做出來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不是立即上去幫助,或者立馬換一個教具。

10.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失敗是成功之母。小朋友經過很多次的失敗嘗試,才能真正了解這個教具是怎麼使用的,一道題是如何解出來的。我們也要讓孩子經歷失敗,體會失敗的感覺。但是不要放棄,經過努力我們可以達到目的。

11.營造正念及正念意識

 「正念」有點像我們成人的冥想狀態,讓小朋友體會安靜的力量。可以是閉上眼睛去聽一首柔緩的音樂,也可以是專註的聞一朵花香,也可以自己做一組瑜伽動作。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可以放鬆下來。有時候大腦也需要從活躍的狀態舒緩下來,休息一下,接下來才會有更好的狀態去開始新的運轉。

12.反思及回顧的力量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坐下來回顧一下今天做了些什麼工作?我和朋友一起說了些什麼話?今天過的開心嗎?我有什麼新的收穫?我最喜歡做哪個工作?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回顧一下。

 這一點父母的提問很關鍵,很多爸媽回去就問小朋友, 「 你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 那麼多事情小朋友可能已經記不住了,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父母的問題。可以換一個方式問,「 你今天心情怎麼樣?和小夥伴玩的開心嗎?媽媽聽老師說你會搭粉紅塔了,你是怎麼搭的呢?」 循序漸進的引導小朋友自己表達出來,遇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難過開心的事情,小朋友願意主動去說。說的過程就是回顧的過程。

  一些以前的照片,包括孩子自己的照片或者家庭的照片可以時不時給孩子拿出來看,跟小朋友講述照相那天發生的時間地點,也可以勾起很多的回憶。

13.行為禮儀,書籍和社交故事

 一些關於禮儀,社交的書也可以給小朋友讀一讀,教他們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處,一些基本的禮儀等,對他們以後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

  這裡說的成長型思維我個人認為就是不要思維定勢的去定義我的孩子是內向的,害羞的。而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也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慢慢讓孩子適應集體的生活,慢慢知道如何和其他孩子相處。

14.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和自己比)

  鼓勵和自己競爭。每次做工作的時候,可以和之前的自己比,是否有所進步?做起來是不是更熟練?通過和自己比,小朋友可以變得更加自信,每一天都看到進步,會有很高的成就感。

15.全球化的視野

 讓小朋友了解周圍的世界,可以徜徉在繪本中了解世界上其他小朋友的生活,人文環境。自然環境。也可以多走一走,用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看看其他地方的風景。小朋友的視野會變的更加開闊。

  以上就是所有的內容啦!專家的講座以及我個人的認識。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或者建議,可以給我們留言哦。

                                      Emily

                                        201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樂親子遊戲館 的精彩文章:

繪本拓展:皮特貓的午餐

TAG:童樂親子遊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