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和學霸的父母比,究竟差在哪兒了?

我和學霸的父母比,究竟差在哪兒了?

這是冒媽的第二次非專業不完全統計,旨在探究普通家長和「學霸」家長的區別……

冒媽這裡的「學霸」,一向基於應試教育而言,沒辦法,格局就這麼點大

這次統計的樣本也不多,來自於兩個班級,一個是邗江中學的創新實驗班,所謂「學霸」,一個是某普通高中的普通班。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班級也不能算「學渣」,畢竟江蘇省普通高中的錄取率不到50%,能上普通高中的孩子,已經打敗一半的小夥伴了。

結果僅供參(娛)考(樂)

比較維度

基於平時看的各種育兒雞湯文,冒媽從五個層面預設了普通家長和「學霸」家長的區別。

1.父母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1)最高學歷

(2)職業

(3)工作時間是否規律(有沒有足夠時間陪孩子)

(4)事業有無追求(積極上進的心態對孩子有激勵作用)

2.父母的生活習慣

(1)良嗜好(經常賭博、酗酒、出入娛樂場所等)

(2)有無積極愛好(讀書、音樂、健身等)

(3)算不算得上自律

(4)算不算得上樂觀

3.家庭氛圍

(1)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

(2)你有心事是否願意對父母傾訴

4.童年的經歷

(1)10歲以前主要由誰照顧你(祖父母或父母)?

(2)識字前,父母是否常常給你講故事?

(3)小學時代,父母是否常常陪你做作業?

5.學習管理

(1)父母在社交、電子產品、時間分配等方面對你管控嚴格嗎?

(2)父母對你的學習成績有明確要求嗎?

(3)如果考不好,父母會責備你嗎?

學霸父母的學歷情況:研究生14.6%,本科50%,大專16.7%,高中16.7%,初中2%。

普通父母的學歷情況:本科4%,大專16.3%,高中32.6%,中專6%,初中37.2%。

學霸父母的職業,在數量上占前三位的是,教師(包括一個教研員和一個副教授),工程師,公務員。

普通父母的職業,只有一個在數量上遙遙領先:個體。

註:兩組父母的數據對比,高10個百分點以內用↑標註,10個百分點以上用↑↑標註。

數據分析

在學歷上,學霸父母們絕對碾壓普通父母。說實話,第一次看到學生的問卷時,我就驚呆了,全班有這麼多學生的父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啊!這批父母應該以70後為主,那時候的全日制本科生好金貴的!即便有的是工作後讀的在職本科或研究生,也說明他們在學習上有積極要求進步啊!

職業統計的結果毫無懸念,早就聽說教師+醫生+公務員家庭出狀元的幾率比較大,再加上工程師,會計等,這類職業幾乎都屬於「專業技術人員」,說白了,父母都是靠知識吃飯的。普通父母的工作以個體為主,擺個小吃攤是個體,經營龐大的家族企業也是個體,不可一概而論,裡面也許不乏各個行業的成功人士。

「專業技術人員」比「個體」工作時間規律在意料之內,但是後者在事業上明顯更有追求,也不難理解,在「鐵飯碗」里被溫水煮死的青蛙太多了。

在童年經歷方面,兩方數據基本差不多,只有在陪讀方面,普通父母們做得更好哦!都說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特別是一二年級,父母的陪伴是非常必要的。

在學習管理方面,普通家長明顯更加嚴格,但是那種做法更好呢?從理論上來說,高中,特別是升入高三的學生,在學習動力上應該以內驅力為主,而不是靠大人約束,但是家有學子的都會知道,現在的孩子面對的誘惑大多了,一個手機就足以讓一大半孩子淪陷了,生出了自覺自愿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孩子的家長,上輩子一定拯救了銀河系!從另一個方面說,孩子能進入邗江中學的創新實驗班,已經是很優秀了,家長多給點自由也是可以理解的。

結論

我們喝過太多雞湯……孩子要盡量自己帶,不能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小時候要多陪伴,講故事做遊戲,幫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要積極上進,當榜樣比當教練或者保姆的效果好得多……而從冒媽這次的統計來看,學霸的父母比普通的父母在這些方面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勢,有的甚至不如普通父母。

再退一步講,父母樂觀不樂觀,嚴格不嚴格,這些都是孩子的主觀感受好么?不好測量的。所以冒媽這次統計,只有學歷和職業是「硬貨」。

學霸的父母比普通父母

會讀書!

看完了這篇小文章,您是否和我一樣想起「龍生龍,風生風,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是,是否會因為此高枕無憂或者放任自流?反正我不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讀中的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TAG:陪讀中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