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見自己的臉上的麻子嗎?
前兩天,露露在票圈裡發現了一個奇葩事件——
「據稱某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提了個要求,要求APP開發人員可以做到根據用戶的手機殼來改變軟體主題顏色,然後就幹起來了。」
這兩個小哥哥,一個是中國平安的產品經理,另一個是一位app開發人員。
露露剛看到這個段子覺得真是搞笑:
一、手機殼變色?你倆吃飽了撐著是嗎?
二、為了這麼蠢的發明打起來,小哥哥們也太小氣了伐……
仔細想想,真的要實現這種「黑科技」豈不是要有條線連接殼與手機?
然而,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不嫌事兒大先生」隨手丟出了一張對話截圖——
OMG,這種「說法」真的令人腦洞大開,何況是「平安-前端開發-sallon」給出的回應,至於是不是真的,有待核實……
甚至還有人說,可以通過後置攝像頭識別手機殼的顏色……
露露弱弱地問一句:不照鏡子,你的眼睛能直接看見你臉上的麻子嗎?
俗話說,咱們看待事情要帶著批判精神,
我,露日天,
身為【黑科技露透社】的核心人物,是不會相信「系統主題隨手機殼顏色變色」這種蠢科技的!話音剛落,本露竟然手賤搜出了讓我啪啪打臉的東東——
一份由「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發明專利,名為《一種手機主題自動適配手機殼的方法及系統》。
(卧槽,真的有這種專利誒,而且還是通過申請的那種……)
該專利描述,能夠根據手機殼套上之後所引起的在「電阻」方面的微小變化,來判斷用戶所更換的是哪一種特定的手機殼,進而匹配相關的軟體主題。
本發明中,不同顏色風格的手機殼自帶的電阻值不一樣,通過檢測接入手機殼的電阻值,獲取接入手機殼的顏色信息,最後將手機用戶界面切換至與所述手機殼顏色相應的主題,更加智能化,能提高用戶體驗感。
該專利假設,不同規格的手機殼在裝到手機上之後,會引起手機耳機介面、USB介面等外露的部分,在電阻上的細微改變。而這種改變是相對穩定的。
該專利認為,這種極其微小的電阻改變,是可以通過對手機現有埠的檢測獲取的,所以不需要在手機或手機殼上安裝金屬觸點、NFC晶元等。
(絕對是意外!早知道就別那麼快質疑,身為黑科技教主,哪有道理不相信黑科技)
小夥伴們,一人一個空氣幣,就當無事發生好伐?
即便專利是有的,但是到現在為止都沒人看到過成品,估計人家專利持有者斐訊,也沒做出來。
露露覺得,要是真能實現這個技術,斐訊也不會因為促銷路由器和P2P扯上關係,最後還陷入了信任危機……
實際上,諾基亞,索尼,LG,鎚子,一加等手機製造商,均曾實現過讓手機殼與機身聯動的功能。不過,這都是通過在手機和配套外殼上加裝金屬觸點、NFC晶元等實現的。
以現在的絕大部分手機來說,如果不做任何硬體上的改裝,那麼檢測手機殼形狀並據此更換主題的功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露露很好奇,這個「變色」段子為啥會在票圈火起來?因為它符合人們心中對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刻板印象。
很多時候,產品經理會被形容為一種可惡的角色,他們只是憑天馬行空的想像就瞎指揮,絲毫不注重是否可行,讓其他人白白返工。
有個笑話名叫「互聯網工作生存指南」。該「指南」對開發、設計等其它崗位都寫著「不要相信產品」。而對產品經理的忠告是:1.不要相信任何人;2.注意人身安全。
露露認為,做產品是需要一定的想像力的,但切忌「白菜當衛星放」這種錯誤。
像當年的喬布斯、比爾蓋茨等大佬,也曾提出過很多剛開始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甚至有些瘋狂的產品需求,但最後都不可能都成了可能。
至於這個如此「變態」的「變色」的要求,是否真的值得程序員們為此血濺三尺呢?
何況,對於這個隔空獲取手機殼顏色的世紀難題,率先取得進展的也是咱大天朝啊,某種程度上還是值得驕傲的事兒呢!
不過,露露插一句話,再近未來,說不定你就用不上手機殼了!
與其整天苦思「變色」,倒不如直接給手機後背整塊屏幕。我想變換什麼主題,就換什麼主題~
Windows Vista就發布過一種名為Windows Sideshow的功能——在筆記本電腦頂蓋(A面)放置一塊小屏幕,在蓋子合上甚至關機的時候,也可以顯示一些必要的信息。
這類似於蘋果後來的Touch Bar和魅族的Pro 7,分離的屏幕採用和主機分開的控制中樞,所以可以在主機待機或非活動狀態也獨立運轉。
後來,俄羅斯YotaPhone嘗試將一整個後蓋都變成屏幕,為了節能,使用的是單色的電子紙技術。
說句令人抱歉的話,僅僅是翻面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打斷你刷手機的「心流」。
所以能堅持使用後背屏幕的人少之又少,這個摒棄手機殼的想法還是太過天真了……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黑科技露透社】
後台回復【
關鍵字
】閱覽更多往期文章|
RoboMaster|
無人機|
吳亦凡|
AI|
無人駕駛|
小米|
馬雲|
Steam|
騰訊|
拼多多|
亞馬遜|
Facebook|小冰|火星|5G|星巴克|
百度點擊上方藍字進入圖文
【
黑市精選
】??
閱讀原文 發掘更多黑科技


TAG:黑科技露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