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兩句話流傳了2千年,至今仍被奉為至理名言!
文史
08-14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時。這句原話是出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的誓言,表達了三兄弟的同生共死的意願和深情。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那年劉備正好28歲,恰巧來到幽州碰見個關羽和張飛,三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
集結了一批鄉里猛人討伐張角等反賊,共同出征為國獻力。而這其中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在元代的關漢卿《單刀會》被簡化成了不求同日生,但願同日死。成為了古今結拜的經典台詞。
也是這個典故,後世無數人奉為結義的經典故事。如今黑白兩道,但凡要拜把子做兄弟的,這也是誓言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句誓言。所以我們經常會在一些電影中看到結義的時候,會祭拜關公也是這個原因。
結果最後關羽大意失荊州被吳軍設計殺死,張飛也被他手下給斬首級。反而劉備得以保全,這也為什麼世人只祭拜關羽,不祭拜劉備的原因。某種意義上,劉備當時結義的話,反而成了他的戲言。


TAG:中國歷史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