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觀察:中國消費動力穩固 為經濟增底氣

經濟觀察:中國消費動力穩固 為經濟增底氣

7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經濟「半年報」,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資料圖為成都在建中的468米最高建築。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經濟觀察)中國消費動力穩固 為經濟增底氣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周銳)相較於依賴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環境的外貿和增速有著一定下行壓力的投資,表現穩健的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的拉動力,而消費升級的態勢也讓外界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充滿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官方針對消費領域的短板連續發力,一方面通過提高供給的「質」和「量」,助推消費升級態勢;另一方面,通過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者對國內市場信心,避免「購買力」外流態勢的延續。

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從中國經濟「半年報」中可見一斑。2018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了9.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2018年二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8個百分點,引起市場一些關注。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就此指出,這主要還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比如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政策預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現持幣待購情緒。從數據來看,5月份、6月份當月汽車類商品銷售同比分別下降了1%和7%,「如果扣除掉汽車類商品零售短期因素影響,實際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份增速達到了10%左右,6月份接近11%」。

劉宇南還指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統計的是居民實物消費,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務消費的發展情況。綜合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總體情況看,中國消費仍然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增長速度。

除了數據上的分析,中國消費的穩定性在多個領域也給市場以直觀的印象。

上半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文化娛樂市場十分火爆。

同期,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觀影人次達到9.01億,分別增長17.8%和15.3%。馬拉松等體育消費勢頭非常強勁,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不斷增加。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說,2018年中國體育產業持續高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風口」。預計2018年底,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將超過1%,體育消費將近1萬億元。

劉宇南也坦言中國消費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比如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對一部分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提升有所制約,「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我們也有一個初步判斷,收入對消費的支撐作用也有所減弱」。

除了收入「支撐力」減弱的風險,購買力「外流」也是中國提振國內消費所面臨的挑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消費,「海淘」的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在高端醫療等一些服務領域,中國民眾海外消費數量較大。

劉宇南表示,「購買力」外流的出現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內居民對高品質、高端產品和服務需求旺盛,而國內市場暫時無法滿足民眾所需。另一方面是消費者對國內產品和服務信心不足。

對於上述短板和挑戰,劉宇南表示,未來中國將多方面發力予以解決。

從供給來講,要努力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支持國內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帶動產品創新,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質量。積極推動國內產品品牌建設,培育一批能夠展示中國優質形象的品牌和企業。

從質量來說,要加快完善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加快建立健全高層次、廣覆蓋、強約束的質量標準和後評價體系。此外,還要圍繞消費需求旺盛、與民眾日常生活十分相關的重點消費品,構建新型消費品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實施促進質量提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