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好的《一出好戲》,值得我們鼓掌!
電影天堂2018 VOL.425
本文由電影天堂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演員當起了導演。
有的純屬玩票,有的只想圈錢,有的是確確實實有自己的想法。
黃渤屬於後者。
他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不負期待,上映四天票房近6億,在豆瓣上,12萬人打出了7.4分。
《一出好戲》好看嗎?
毋庸置疑!
《一出好戲》的「好看」在於出人意料的多重反轉。
第一個多重反轉,在題材。
在很多人心中,黃渤被定義為一個喜劇演員,因此大多人進影院時是抱著看搞笑喜劇片的心理去看這部電影的。
喜劇片,是一個既「容易」操作又容易討好觀眾的題材。徐崢、王寶強、鄧超、包貝爾、小瀋陽……他們的導演處女作無一不是喜劇片。
而黃渤的導演處女作,卻在喜劇的外衣下,講述了一個善惡並存的荒島寓言。
雖然不乏缺憾,但《一出好戲》的完成度在觀眾的預期內,甚至超出預期。
這個寓言題材,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看出來的,而是在眾人上島後才逐漸顯現出來。
電影開頭,是一塊隕石砸向地球,不同的語言在報道著隕石墜落的新聞。這是科幻片。
主角馬進和堂弟小興跟著公司去團建,在路上,不乏「叫爸爸」、「小王八」、「大姑娘美大姑娘浪」的惡搞梗。這是喜劇片。
旅遊車(船)在海上遇到滔天大浪和大鯊魚,沉到了海中。這是災難片。
直到眾人流落到小島上,被隔絕這個封閉的空間里,階層重新劃分,電影才定格成了一則寓言。
第二個多重反轉,在劇情(角色的社會地位)。
當生存成為首要問題時,當過兵,馴過猴、野外生存能力強的小王從一個小導遊變成了島上的王,空有六億身家的張總淪落成了被管理者。
張總在島的另一邊發現了一艘「物資充沛」的大船後,他就另立為王。
馬進因為惦記彩票,從王的陣營到張總的陣營,最後自謀出路。一場魚雨,一道燈光,讓馬進屌絲逆襲,成為所有人心中的救世主。
第三個多重反轉,在角色(人心)。
人心的改變依附在他們各自社會地位的改變上。
看似憨厚的小王在當上王后,顯露出暴虐、野蠻、兇狠的一面。
一直以來處在社會底層的保安在沒有階層、法律、文明束縛後,報復心被點燃。
小興在被馬進欺騙後,在被世界拋棄後,變得殘酷冷血,報復性的想要成為人上人。
馬進一直在金錢和愛情、良知和貪慾中掙扎抉擇。
老潘、史教授則是牆頭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因為有了這幾個層面上的多重反轉,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就很難猜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每個角色下一秒會做什麼。
因為觀眾有了不間斷的好奇心,134分鐘也就不再變得漫長。
《一出好戲》是好電影嗎?
好,但還差點意思!
它的好,在於隱喻。
幾乎大多人都能看出來,小王、張總、馬進,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不同的人類需求層次。
小王代表的是原始社會,人們的主要需求是生存。張總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主要需求是生活。馬進代表的是烏托邦,人們的主要需求是精神和情感。
不管在是哪個社會階段,統治者總能想辦法讓所有人臣服自己的統治。小王依靠武力、張總依靠金錢、馬進依靠宗教。
在其位者,容易貪戀權力;不在其位者,容易被洗腦被馴化,不被馴化的人可能成為後來的在位者。
它的好,在於真假虛實中顯真相。
隕石墜海,天落大魚,姍姍的翅膀,這些超現實的景象虛實難辨。
當小王說自己看到船(實話)時,因為二人成虎,所以所有人都覺得小王是瘋子,追著他打,甚至電擊他,這種荒謬的景象黑白顛倒。
在《一出好戲》中,與其說有姍姍、小興這兩個角色,不如說他們是馬進內心的外化。
姍姍代表真善美,代表愛情,是馬進內心向善的牽引;小興代表假醜惡,代表權力,是馬進內心向惡的牽引。
它的好,在於諷刺。
不論什麼時代,都少不了拍馬屁的牆頭草,都少不了靠身體獲取資源的不勞而獲者,都少不了沒有腦子的烏合之眾。
它的好,在於意象。
凝視著島上一切的蜥蜴,從頭到尾都不曾變色,反倒是島上的人,一個比一個變得快。
眾人穿的條紋衣服,像是精神病服。島上的烏托邦就像一個精神病院,島上的人都像是瘋子。
在極端的環境里,一切都像是一場荒謬的戲。
《蠅王》中的蜥蜴
《一出好戲》雖好,但也不免稚嫩,不乏缺憾。
這部電影的男主光環不要太強大。
一場突如其來的魚雨,成了馬進屌絲逆襲的轉折點。這場超現實的魚雨,只下在馬進眼前,可以說是導演為主角點了金手指。
馬進的逆襲離不開技術達人小興的幫助,為什麼張總沒有這樣的堂弟?
馬進逆襲後,他和姍姍的愛情也變得明朗化。如果馬進還處於底層,他還能抱得美人歸嗎?
雖然這是一部不必那麼講究邏輯的電影,但有些重要細節還是經不起推敲。
小巴入海,經歷海難後所有人都平安到達小島,幾乎無人受傷。相比之下,另一艘性能更好的大船180度大翻轉,船上物資包括瓷碗都保存完好,但卻沒有一人倖存??
或許是為了「好看」,或許是為了「過審」,電影想要探究的問題都是淺嘗輒止,讓這出好戲停在了表面上。
電影剛剛撕開人性惡的口子,還沒有重點表現一二,就在人性善里匆匆結束了。
劇情的轉折生硬,角色的前後變化太過突兀缺乏鋪墊,人物的塑造很功能性,有些演員也表現得用力過猛,這些都是《一出好戲》的硬傷。
屏幕前的我們,雖然興緻勃勃地看完了這出好戲,卻很難被裡面的細節或角色深深觸動到。
電影用134分鐘講一個並不那麼深刻的寓言,到底有些浪費,有些冗長。
在堂叔看來,《一出好戲》因為太注重「戲」,反倒少了些「真」,少了些「深」,也因此離「好」差點距離。
但是就沖黃渤沒有為了討好觀眾而跟隨主流拍無腦爽片,而是堅持自我表達,《一出好戲》就值得我們鼓掌。
/END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點贊/轉發,隨便哪個都行


※楊冪自曝想看熱巴和baby的髮際線後退十厘米:她們的顏值抗打啊
※趙麗穎把廣告拍成了槍戰大片,黑襯衫黑褲子,眼神犀利,帥氣十足
TAG:電影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