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有一點小癖好 我還挺喜歡文化人罵髒字兒的

我有一點小癖好 我還挺喜歡文化人罵髒字兒的

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前奏曲

秦立巍

00:00/02:55

《局部》

陳丹青

這部片子最喜歡的是兩個鏡頭。一個是片頭,片頭格外長,沒仔細數過,約莫有個三四十秒的樣子。陳丹青坐在小桌旁,整個人被安置在畫面左側一角。看著書,點著煙,背景音樂是這首巴赫的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右邊的局部一部分一部分亮起來, 他就在一幅畫裡面,整個的構圖太迷人了。

GIF

這個捻煙灰的動作也太迷人了

快來跟我一起品一品

另一個是主講的背景 一種青色打底 好唄我也分不清具體什麼青色 就是很高級的顏色 他坐在中央偏左 右邊是比他人還大的大畫框 空白畫框 左面一大部分是留白的 這種留白就讓我心動

主講地在陳丹青的畫室

沒點開局部之前 擔心自己看不懂 畢竟是講美學的 點開之後 發現的確看不懂 不過這種看不懂完全不影響我欣賞 反正我無知 我就大可以透過眼睛 去最直接地去欣賞去感受 陳丹青說這是可貴的無知 我覺著挺對。

看完第一集 我就想說 這人八成有很深的文字功底 他的長相其實有一種內斂的內秀的美感 但又是一個很man的大寸頭 就從他的面相來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矛盾的人大抵都是包容的 所以我看到他的臉 就對這部片子有期待 就覺得他對得起他的身份 美學評論家

為啥說他八成有文學功底 因為他在裡頭說的話 我幾乎是句句想摘抄 他說他第一次看到《死亡的勝利》時 幾乎魂飛魄散 我的媽呀 魂飛魄散這四個字太讓我心動了 美術的東西聽不懂 我大多是從文字的角度去欣賞 也獲得了很大的愉悅感

你熟悉一個畫家,終於有一天你站在他的畫面前,那是一種大快樂;你完全不知道一個畫家,也不知道這幅畫,忽然你撞見了,我覺得更是一種大快樂。

聽他說話是一種享受 也不急 也不躁 他要是出個音頻節目 我肯定聽 我想他爸媽也太會取名字了 是不是預料到他的天份 取名叫丹青 你說這是巧合嗎 我覺得這是天生 這是命 冥冥之中就暗示了他一生的走向

看完第一集我覺得這是略無趣但可欣賞 第二集我就覺得是有趣可欣賞了 第三集我就覺得是著迷必須要欣賞了 覺得他是個說大白話的人 不過說大白話的人總是危險的 有些地方是敏感的 但是好在他是在評論藝術 不是在談論政治

他讓我想起李敖 三聯寫李敖 標題是 不老的狂徒 李敖是很外放的狂徒 他還說過:我要是想佩服誰,我就去照照鏡子 我覺得陳丹青是很內斂的狂 他的狂是屬於雲淡風輕但很有力量 我還喜歡他說自己的觀點時 總說:這是我的一點偏見 或是 請允許我念一段。非常規矩 刻板 但有點迷人。

我現在還不太了解他 僅僅是在談我看了的這幾集局部 但是我看到一個文藝工作者精神世界的敏感和富有張力 有人用「奇崛」來稱呼他 我文化水平低 就簡單稱呼他為 cool guy.

我有個癖好 我挺喜歡聽文化人罵髒話的。他在裡面偶爾也吐髒字。為什麼說文化人吐髒字我就覺得特別有味道了,倒不是一種捧高踩低 或者 放個屁都是香的 這樣的心態。就像藝術家造詣到了一定境界就開始返璞歸真 看畢加索的畫寥寥幾筆被奉為瑰寶就以為自己畫幾筆也能一樣 前提是他得是畢加索 前提是他得是陳丹青 也許他在一瞬間腦海里閃過許多形容詞 最後發現最簡單最飽滿的還是一句他媽的 這是我覺得味道所在之處。

不建議在睡前看 兩種可能 看睡去 或者興奮地睡不著。

也不建議開彈幕 彈幕都是傻逼。

一個花絮:這首大提琴曲我在寢室里還放過,聽說巴赫抗躁鬱,結果我的室友都越聽越躁了。

另外 本人並沒有多勤勞地在暑假期間努力長知識 大部分時間本人用於和床培養感情 文化水平不高 亂說話 有不敬處 不求見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是狗頭啊 的精彩文章:

TAG:原來是狗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