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別再教孩子講這3種禮貌,傷害了孩子,未來難有出息!

家長別再教孩子講這3種禮貌,傷害了孩子,未來難有出息!

文明和禮儀自古都是中華傳統。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總是會教導孩子一定要講禮貌,對待長輩要懂禮儀。而且許多父母都會在家以身作則告訴孩子,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成人之間的禮貌,有可能並不適合孩子,而且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如果我們的父母在生活中,有以下這幾種」講禮貌「的行為,可得早點改一改。別因此耽誤了孩子的前程。

第一種就是當著外人總是客套的貶低孩子

咱們中國人是謙虛出了名,所以經常在親友之間討論孩子,總會產生如下的對話。「王姐,你家的孩子可真是懂事聽話,這次考試又拿了班級第一名,在家還這麼勤快,不像我們家樂樂,天天就知道玩,以後肯定不行的。」「哪有哪有,我們家孩子就會讀個死書,其他的也不會做什麼,哪裡能比得上你們家樂樂,你看樂樂這麼活潑可愛,以後肯定是個人才」。舉例子的客套話可能誇張了一點,但是我們生活中肯定是不少見的,對於父母來說,聽到別人誇獎自家的孩子,肯定是在高興之餘,也得回捧一下對方孩子。但是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他們不明白父母的人情世故。只會覺得父母可能對自己不滿意,所以時間一長,就容易自我否定,喪失自信心。

第二種是強迫自家孩子分享心愛的玩具

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一旦家裡來了客人,很多父母都會強迫自家的孩子把玩具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全然不顧小朋友的反對。如果自家小朋友怎麼都不肯把玩具叫出來,父母會覺得自家孩子很自私小氣。輕則會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重則會呵斥孩子,強行拿走玩具。常言道「君子不奪人所愛」。父母們知道嗎,孩子在小時候,都是會以自我為中心,大部分孩子都會有很強的佔有慾。因為玩具本屬於孩子,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分享,孩子不僅難以體會到什麼是分享的快樂,反而會產生恐懼心理,覺得自己的東西並不屬於自己,總是可能會被人給剝奪!簡單來說,如果家長的愛車被人強行借走,會高興嗎?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分享,但不是強制分享!

第三種是強迫孩子給人表演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親朋好友來訪,家長會讓孩子給長輩們展示一下絕活,表演琴棋書畫之類的。這個時候如果孩子表現出不願意的情緒,父母會覺得在親朋好友面前丟了面子,進而責罵孩子沒有出息,上不了檯面之類的話。但是孩子雖小,但是同樣有自尊心。孩子也不是大人在茶餘飯後的娛樂項目。如果家長總是在意自己的面子,強迫孩子做不願意的實情,他們可能會因此抗拒,對社交產生恐懼。所以最好是引導,一切以自願為主。

好了,今天說的三種中國式的禮貌,其實總而言之,就是孩子雖小,也需要尊重。如果孩子目前的表現您不夠滿意,也不能急於求成,耐心和信心是教育最好的法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90寶寶媽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不是「土豪」,請不要讓孩子染上這種病,會拖累一輩子!

TAG:8090寶寶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