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了磚,擼得了鐵,工科博士不簡單!
這是發現好身材的第
251
篇來稿
投稿作者
戴義輝
微博昵稱:氘克特戴戴戴義輝
我叫戴義輝,工科博士,畢業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新能源方向專業,自己摸爬滾打健身至今六年有餘,也想把我的經歷跟小夥伴分享一下。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很瘦弱的男生,沒有擅長的體育項目,上大學時的體重只有108斤(身高173)。
到大學後,突然一下子變得放鬆,當別人都在打遊戲時,我卻迷上了單雙杠,聽著音樂,那時候自己每天晚上能玩上一個多小時。
大三時,我第一次走進健身房,是在許勤華老師(前亞洲女子健美冠軍,校體育學院副教授)私人的小鐵管,也認識了幾個練得不錯的朋友。
我開始模仿他們,開始像模像樣的訓練,儘管那時發力的感覺並不是很好,但一年下來也長了不少肌肉,體重達到120斤。
在朋友的慫恿下,終於鼓起勇氣參加學校的健身比賽。感謝許老師提供這麼好的平台。
我開始享受向同學展示我的健身成果,並身體力行的影響身邊的人走進健身房。
後來,從「無兄弟不健美」Blog、大斌網、肌肉工程網以及微博大牛那裡學到了很多,找了訓練強度差不多的搭子,體重竄到140斤。
身材的變化會讓我更加自信的堅持,從此,我的計劃里不分星期幾,只有訓練日,飯菜里沒有好不好吃,只有碳水脂肪蛋白質。
讀博期間,由於工科博士每天要看大量的文獻做大量的實驗,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規劃好科研與健身的平衡,提高做事效率。
由於健身時間不定,我只能抽空自己訓練,也經常在訓練途中被導師召喚回去,但依然樂此不疲的堅持著。
這幾年體重基本維持在140左右,但是對肌肉的感覺明顯好了很多。
伴隨著近幾年的備賽,我逐漸開始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不斷豐富改善適合自己的方法。
博士期間,我三次獲得校健美比賽冠軍,並接受了大申網的採訪。
最後我想說,四肢強壯頭腦也必須發達,不管在訓練還是飲食上,拋開初始的虛榮心,多總結多思考,適當做周期性的改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腳踏實地的打造每一寸肌肉。
當你想要放棄時,回頭看看你走過的路,一起加油,Nobody Big Enough!
如果你也是健身/健美高手
長按下方二維碼
給我們投稿


※想要跑的像風一樣快,你該怎麼練你的活肌肉!
※很多人都在問我,局部減脂為什麼不存在?今天就來解答
TAG:健身微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