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方位感受「索六萬」DMP-Z1不便攜數播及一眾大法新品

全方位感受「索六萬」DMP-Z1不便攜數播及一眾大法新品

前言

今年香港視聽展在隨身便攜及頭戴耳機系統上都有非常多的新品,其中某些新品不僅停留在產品升級的層面上,而且在技術上,定位及用途上(還有定價上,你們懂的),都給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震撼。

展會內容多,今年的回顧會分成幾篇來寫,同時這回我希望隨性點,所以會分成幾片來寫,這個就看想到多少,就寫多少了。

由於展會前一天索尼發布了體積和價格都轟動業界的新品,因此展會三天SONY展廳爆滿,眾多燒友紛紛前去一親芳澤。

索六萬DMP-Z1

在發布會之前,半燒就從各個渠道了解到不少關於索六萬的小道消息,當然大部分都是準確的。當時半燒非常震驚,覺得索尼玩得有點大了。但要弄清楚這到底是高招還是昏招,總得在親身感受到了機器才能下定論。

半燒是在香港視聽展首天九點多首次摸到索六萬的真機的,同時也花了大半小時去試聽,並跟在場的武漢沸谷的向總聊了下各自對索六萬以及Z1R小塞子(下面如無特別說明,Z1R均為IER-Z1R)的感受。

由於第一天試聽並沒用自己熟悉的曲目,因此第二天在匆忙間去試了一下,後來覺得還是不夠真切,於是展會第三天一早又去排隊試了約莫二十分鐘。終於對索六萬的音質有了詳盡的了解。

以下,是我對索六萬DMP-Z1(下簡稱Z1)的全部感受:

體積和外觀:

這個各位請通過看圖可以感受到。

重量:

約莫兩千克。這是我拿在手上的感覺。至於有沒有不好說,我還沒看到任何官方關於重量的介紹。

音質:

關於音質,我只能儘可能在粗略的零碎片段中做到「全面」,但真正的全面,還得等我後面入手(如果真的有那麼多錢的話)或者厚著臉皮借回來試聽幾天(這可能性也許會大一點)才有真正的較為全面的分享。因此本篇音質分享僅供一笑,參考性略低。請別以本段作為入手與否的標準,同時半燒建議,請別以粗略的一耳朵試聽作為入手與否的標準,好歹聽個三五天再作決定。耳聽,也得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夠為實。而且,這麼貴的器材,還是做足功課了解清楚再決定要不要掏錢吧。

結論一:

音色跟金磚一脈相承,背景更黑,細節更豐富,動態不用說肯定是明顯要好不少了,索六萬音質水平值個三萬到三萬五RMB之間。

為啥音質水平還跟價錢掛上鉤了?下面半燒詳細說說:

A在試聽了索六萬跟金磚的對比後,覺得這其中的音質有著較大的提升,除了在不用AB的情況下就能聽出明顯級別層次的差距外,還能感受到索六萬帶來的細節上耳目一新的聆聽感受。(試聽對比耳塞:Z1R, PP8, 更換金銀線的銀黃鸝)

B跟索尼金磚USB輸出+HUGO2+Partita2(USB音頻線用小凡的,對錄線用JPS的RCA轉3.5的)的對比,索六萬仍有較明顯的優勢。而這套捆綁系統全新價在三萬出頭。因此半燒對這套系統在純粹音質的價格就有了以上的粗略判斷。

結論二:

它主要用於驅動小耳塞(入耳式耳塞+部分開放式平頭塞),以及直推少量易驅動的頭戴耳機。

A它推Z1R, PP8, 銀黃鸝,VE13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綜合聽感及素質的水平都達到了目前移動數播之巔。

B自帶EQ相當強悍,調整之後比金磚的EQ能更好的匹配到音色的耳塞,並能結合特定耳塞的特點,做到揚長避短,在保證素質基本不掉分的情況下,全面提升整體聽感。

C實際搭配奶罩在4.4的表現,說不上差,但乏善可陳,直接被百老匯+ADX5000平衡線的聽感比下去。即便更換了知名索粉工口神的金寶線,奶罩的在Z1下的表現雖有不少提升,但仍沒無法讓我有所觸動。

D某燒友說的,用Z1推HD820,離期望值太遠。(這點並非半燒親身聆聽,我也僅作參考,但由於有了C段的感受,因此半燒覺得本段可信度較高)

E它在輸出這塊,除了4.4平衡及3.5外,沒有別的發燒輸出端,比如RCA, XLR,同軸這些都沒有,加上工程師在我試聽的時候,特地把供電模式調整成為內置電池供電,並介紹說這樣聲音更好,因此半燒初步認為這是作為完整的一站式播放系統而存在。

F三次試聽都沒有注意其高增益的狀態下對比低增益的表現差距,這點有些許遺憾。

討論完音質,半燒繼續說說對索六萬Z1的一些看法:

1索尼開始認真堆料了。不管是天價電位器還是雙dac晶元等等,都是回應前幾年來市場吐槽的不肯下料,這回算是下了「猛料」(而類似的,可看出新出幾款耳塞放棄u盤設計,也是由於吐槽太厲害了而作出的改變)作為索尼的第一款堆料型移動數播,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在某些台式系統設計師眼中,堆料堆得是否到點子上,還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2關於體積,不管是大陸燒友還是某些高燒瘋燒的港台和日本燒友圈裡都出現過捆綁一兩個播放器加n個便攜解碼及便攜耳放捆一起出門的極端例子出現,而索六萬的體積和價格就是在回應這個訴求:既然你愛隨身扛,我就成全你。

3骨子裡這貨還是主推塞子的播放器。或者說,這是播放器和外置耳放的捆綁一起後生出來的融合體,最起碼,分開解碼和模擬兩塊獨立供電就看出來了。相信眼尖的人已經看到了pha1和2的外觀痕迹在上面。

4核心玩法在EQ上,然而很多人都不知EQ的重要性,並一味的覺得調整了EQ就是不保真。但那是在以前EQ不成熟的階段,並被多年前某些韓系品牌,國內MP4品牌上的自帶的不能設定的亂來的EQ影響了對現在索尼這種接近於後期混音調音台的高水準EQ的判斷。(當然,前提還是給真有水平的玩家去折騰,不然再牛逼的EQ或者器材都是白搭)

5對於雙AK4497的使用,說明了索尼設計師以實際行動認可了AK4497解碼晶元的水準,而在音色上,在這幾次試聽當中,除了保留4497對細節的強大表現力之外,沒聽出用了這晶元的痕迹,這一點,索尼做得可謂相當出色。

6索六萬第一次無視了體積,重量,還有極度的高價對用戶購買決定的影響,半燒認為,這表面上是毫無妥協的做法,但同時也能看出,其定位是能對價格完全不敏感的,使用隨身耳塞都僅限室內環境的燒友群體,而這群體數量極其有限,因此它的真正作用是,作為音質標杆及價格標杆在頂端撐著,除了有利於樹立其隨身音頻這塊的領導地位之外,還能幫助後續價格定在金磚級別或之上的便攜播放器獲得可觀銷量。

到底是否值得入手?

對於內心已經承認了自己土豪屬性的燒友,那就買吧,索六萬確實不錯,能嘗鮮,感受新玩法,更好的音質。這播放器就是為你而設計的。勞力士在家都擺滿一地板了,還差這個出手一塊綠水鬼就可以換到3台的Z1嗎?而且,索六萬作為名表的拍攝背景和道具,確實挺漂亮的。

這播放器到底值不值得能夠拿得出入手的錢,但同時思前想後拿不定注意的燒友入手呢?只要想明白幾個問題就行了:A 是否絕對不考慮帶出去? B 是否可以很淡定的花掉比3.5萬多出來的那部分錢而完全不熏疼?C 是否想好好把的探索下索六萬的終極EQ奧義?D 你是否有一丟丟的索尼大法信仰? E 索六萬的基礎音色(完全沒調整EQ時的音色)你是否有足夠的喜歡?

對於很辛苦的才能省到這筆錢,但卻考慮這台播放器的燒友。我唯一的忠告是:除非信仰大過天,不然還是把錢省下來,等待著未來更好更便宜的播放器的到來吧,只是這等待短則一年,多則兩三年。

索六萬聊完了,我們聊聊索尼的耳機和耳塞吧。

Z1R大耳機(奶罩)

不推薦入手。有這錢玩ADX5000或者加點錢玩黛安娜吧,或者就是玩玩HD820也比它潛力大不少。當然還有我個人的情感因素,因為它的低頻表達並非我的菜,並且中頻也沒打動到我。

IER-Z1R耳塞

極力推薦。設計思路相當到位,雙動圈+動鐵的設計也許不特別,但其原理卻讓人眼前一亮,比如負責超高頻的是5mm的鍍鋁振膜動圈單元等等(限於篇幅,具體技術內容我不多說,請看官方介紹)。當時我在索六萬上跟VE13對比過,在都沒調整EQ的前提下,它只是比VE13遜色一點點,當調整了EQ後,我更偏向Z1R的聲音。而在場同時有一位朋友也試過我的EQ,仍認為EQ下的Z1R依然不及沒調EQ去驅動的VE13好聽。後來我嘗試著問是否覺得低頻量感不夠,衝擊力不多,對方說是,並補充說這樣的話氛圍感會差了點,不及VE13。而當時我的EQ確實是把低頻這塊調整的比較少的。並且我認為Z1R相比VE13的優異之處在於,同在索六萬4.4的驅動下,在器樂較多時,Z1R的高頻不亂,而VE13除了高頻有點搶戲外,各個器樂的高頻表現開始有點在打架了。

IER-M9耳塞

看情況推薦。監聽向耳塞,可看作是EXK的全面升級版。聲音乾淨,素白,無染。低頻量感不多,聲場相對Z1R而言沒那麼大,略貼耳,但細節交代仍較為清楚。在M9的這個價格檔位或者之內做選擇,如果你熱愛EXK的音色並追求乾淨無染的監聽風格,那我會極力推薦M9;如果你抓不準自己是希望無染的還是有一定音染的,你嘗試了以下耳塞再做選擇:M9, 榭蘭圖,黑黃鸝限量版,ATLAS,等等。但如果只是希望要個監聽風格而願意多花點錢的,那可考慮更高端監聽塞:PP8。

JUST EAR

買買買!

不懂自己調音的,就在MH2的MONITOR, LISTENING, CLUB這三個里挑一個你喜歡的買就行了。不會後悔的。暫時在聽感的全面性上,我沒遇到比它更強的。懂自己要啥而又不差錢多次飛日本的,估計早就去日本買MH1了,也無需我在這裡過多安利。

Z7M2耳機及M5耳塞

這兩款新品我並不太感興趣,因此我是打算放到最後有時間再去聆聽的,但最後依然是沒時間聽,所以就此作罷。以後遇到了再試試吧。

索尼部分的分享就到這告一段落了。很長,但總算把所有的想法都整理出來,畢竟那麼多燒友都在私下諮詢,那我希望,這一篇能解答你對索六萬等新品的所有疑問。

| 預 告 一 下 |

後面的幾篇逛展文章里,將會帶大家探索各個耳機及耳塞品牌的新品,並分享最新鮮出爐的第一耳朵感受。聽感不一定非常準確,但就是看著爽啊!!!還有極為重磅的音樂人專訪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燒主義 的精彩文章:

真力 G Three-監聽音色中的流光溢彩

TAG:半燒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