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潛艇「黑科技」層出不窮,為什麼還是造不出「鸚鵡螺號」?
在地球上,海洋佔地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佔地球總面積的71%。自古以來蔚藍、深邃的大海就帶給人類無盡的幻想。在很多科幻作家的手中,誕生出許多和大海有關的科幻佳作。
比如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里》,被翻譯成了多國文字,數次再版。書中提到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超級潛艇,別名諾第留斯號。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邀請本書主角阿龍納斯教授進行了一次海底兩萬里的趣味旅行。鸚鵡螺號上的種種「黑科技」讓主角大開眼界的同時又深感匪夷所思。
總結一下,鸚鵡螺號上的黑科技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航速
書中介紹鸚鵡螺號長70米寬8米,外形則是細長的紡錘形殼體,有非常優秀的水下高速性能,航速達到50節(50海里/小時);
二、動力
鸚鵡螺號可以長時間在水下航行,因為它的動力是電驅動。而電力是從海水裡提取出鈉元素,再將之與汞混合,轉化為電能;
三、食物
食物是船員在茫茫大海中生存下來的重要物資,鸚鵡螺號卻不用為食物而發愁。因為船員的食物來自海洋里的豐富魚類和海藻,甚至通過相關技術改變魚肉的口味,比如大家最愛的牛肉味;
四、氧氣
鸚鵡螺號有巨大的壓縮空氣儲存設備,儲存了大量的壓縮空氣,足夠鸚鵡螺號數天不用浮出水面;
五、武器
鸚鵡螺號沒有研發特別的熱武器,因為自身具有超高的速度以及堅固的外殼,再加上艦首的鋼鐵沖角,可以說在當時無往而不利,可以輕鬆刺穿軍艦的側面艦體;
六、深度
書中說鸚鵡螺號的極限深度是兩萬英尺,換算成米的話在6100米左右。
再來看看我們現實世界的潛艇突破了哪些技術?先說航速,目前已知的最快潛艇是俄羅斯已經退役的P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快速度達到了44節,雖然離鸚鵡螺號50節的高速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已經比較接近了。在動力方面現階段的潛艇已經和鸚鵡螺號不相上下,核動力的潛艇可以在大海里巡航6個月甚至更久。
至於食物和氧氣,現代潛艇內部可以儲藏大量的食物和空氣,目前潛航時間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中國的潛艇,在海底待了整整90天,打破了美國87天的記錄。不過潛艇船員上岸都是被攙扶和用擔架抬上來了,長時間待在密閉的潛艇空間,帶給船員太多的壓力。
武器方面,現代潛艇不需要再像冷兵器時期一樣短兵相接,太多的熱武器可以選擇,近程用魚雷,遠程用導彈,達到決勝千里之外的作戰目的。在深度方面,現代的潛水技術也不辱使命,世界紀錄保持者是我國的蛟龍號,下潛深度為7062米,當然在載人潛航的深度我們還達不到鸚鵡螺號的6100米。
雖然目前世界上的潛艇技術還不能完全達到鸚鵡螺號的技術水準,但大可不必氣餒。假以時日,吃瓜冷知識相信,現代人類一定可以建造甚至超過鸚鵡螺號那樣的超級潛艇,讓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關注吃瓜冷知識,咱們明天見。


※斯諾登爆料「地心人」基地在北極,「地球空心論」或真實存在?
※諾亞方舟遺址在土耳其被發現,證明地球或經歷過種族滅絕?
TAG:吃瓜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