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張大千等名家偽作,而傳世聞名的苦瓜和尚-石濤

因張大千等名家偽作,而傳世聞名的苦瓜和尚-石濤

?「擲筆大笑雙目空,遮天狂壑晴嵐中」

齊白石曾稱其「下筆誰敢泣鬼神,二千餘載只斯僧」,作為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石濤,原名朱若極,法名原濟,號稱苦瓜和尚,清初四大名僧之一,本為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之子,然天不遂人願,幼年遭遇變故,後削髮為僧,曾拜名僧旅庵為師,性喜漫遊,賣畫為生,一生浪跡天涯,四海雲遊。

替換高清大圖

偽作傳世-畫到無聲,何敢題句。

在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傳承史上,他的作偽程度也是個典型。仿作存世量驚人,曾有拍賣行季拍十來副作品均為仿作,但全世界來說作品廣受收藏,紐約大都會,像弗利爾,波士頓等藏品也達一兩百件,不包含日本,台灣以及國內的上博、故宮等博物館均有其作品。

相傳歷史上曾出現專門偽造石濤的作坊,包括「揚州造」「蘇州造」等一系列。據言其在世之時,就深得藏家喜愛,故拜於其門下,所以其偽作量多也是有其原由的。

後來,自己也在提拔中言道:"文章筆墨是有福人方能消受,年來書畫入市,魚目雜珠,自覺少趣,非不欲置之人家齋頭,乃自不敢作此業耳。"

名家揚州八怪鄭板橋其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但平生也非常仰慕石濤,故當時揚州流傳的許多作品,都有鄭板橋的提拔。

後來近現代名家張大千,這位獨具個性的天才畫家,然卻以托跡石濤而名世而頓感自豪,其偽造數量更是百件之上,其收藏石濤畫作也達百件之上。張大千對其的崇拜是毋庸置疑的,在現存世的張大千畫作中依舊可以看到石濤的影子。

苦瓜和尚-雲高士跡,枯木道人心。

作為歷史上吃苦瓜最有名的人物,餐餐不離苦瓜。甚至還把苦瓜供奉案頭朝拜。不由的讓人想去了解他的經歷與心境。

石濤生於明朝末年,十五歲時,明朝滅亡,父親被唐王捉殺,在湘山寺削髮為僧。以後顛沛流離,輾轉各地,晚年才定居揚州。

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這與漸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濤的性格中充滿了"動"的因素,因而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

康熙南巡時,石濤曾兩次接駕,並山呼萬歲,並且主動進京交結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但權貴們僅把他當作一名會畫畫的和尚而已,並未與之計較,故而功敗垂成。

曾以為康熙帝也禮佛,能像順治帝禮待旅庵那樣禮待他;原先以為京城的權貴也禮賢,能像伯樂薦舉千里馬那樣薦舉他,然而在京期間,他受人之邀,頻頻出入王公貴族的高第深宅,吃喝之餘,須投挑報李,得寫畫回敬主人,賦詩美言主人。

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許與不甘岑寂之間矛盾地渡過了一生,好在他聰明絕頂,巧妙地把這種矛盾發泄到他的畫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縱橫排闥、閃轉騰挪,充滿了動感與張力,這也正是他異於常人的高明之處,也是他作品呈現瑰奇特點的原因所在。

他帶著內心的矛盾和隱痛,創作了大量精湛的作品。最為人推崇的,是他畫中那種奇險兼秀潤的獨特風格,筆墨中包含的那種淡淡的苦澀味。一種和苦瓜極為近似的韻致。

「落木寒生秋氣高,盪波小艇讀《離騷》;夜深還向山中去,孤鶴遼天松響濤。」

搜盡奇峰打草稿。

綜觀石濤一生繪畫作品中,無論是尋丈巨制,還是尺頁小品,都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和時代氣息,觀之令人難以忘懷。

替換高清大圖

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洒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

在山水、人物、花卉、書法、詩文等方面取得高超造詣,是同他早年全面學習傳統技法和廣涉書法、詩文各科藝術門類的堅實根基分不開的。從筆墨特徵看,此冊畫筆較為稚拙,樸實、表現出了石濤後來所少有的恬淡靜穆的稚氣。

後期於康熙19年移居南京,這時他的繪畫藝術漸臻成熟,生活、思想也開始發生變化。這時期,在文人薈萃的南京地區如魚得水,與當地許多詩人畫士結識,官吏名流,他們對石濤藝術境界的升華大有作用。特別是當時活動在金陵地區的石溪、龔賢、戴本孝、程邃等都是聲名卓著的畫家,對來自宣城的他石濤很有刺激作用。

在這批社會名流里有不少是收藏古畫的鑒賞家,他們保存有前代不少名人的墨寶,使石濤有機會觀摩前人的作品,從中吸收豐富的繪畫技藝,而他所處鍾陵、太湖的自然景色,也促使他體會到這些名家的筆墨成就。

但作為一個非常有自信的天才畫家,他絕不願意亦步亦趨刻板地死臨前人的作品,而是在取其大略的情況下進行再創造,這正是一直強調「我用我法」,反對「古人既立法之後,便不容今人出古法」的化古為新的石濤精神。

人文傳承,世代永存。

吳冠中曾指出「中國現代美術始於何時,我認為石濤是起點。」

石濤山水畫,是從寫生得來,盎然生氣,哲思感情,相與揉合,畫境靈活生動,又有抑鬱沈雄之韻,別具一格。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

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尤長於點苔,密密麻麻,劈頭蓋面,豐富多彩;用墨濃淡乾濕,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或全景式場面宏闊,或局部特寫,景物突出,變幻無窮。

畫風新穎奇異、蒼勁恣肆、縱橫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鳥、蘭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極富個性。善用墨法,枯濕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濕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

因其削髮為僧,遁入空門,從此登山臨水,雲遊四方,漂泊或居留於異鄉客地,足跡達半個中國。自然景觀的長期熏陶,身世不定的感念,從各方面作用著他的藝術觀和人生觀。

世界上的事物瞬息萬變,薄薄的雲霧可以遮掩巍巍高山,地位顯赫的王孫公子轉眼間就成了苦行頭陀,千古不變的祖宗成法是沒有的,山高海深,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自然體,但在其看來,「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坐禪入定,超凡脫俗,以意念創造一個新的境界。

在中國繪畫史上,名傳青史的畫家頗多,但是像石濤這樣具有傑出藝術才華,並為今人大力推崇的卻不多,之所以在300年後得此殊榮,其主要的原因是他主張對繪畫技法的變革和創新。

他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但不受傳統精神束縛,反對墨守成規,敢於破陳法,因而他的畫藝不僅高出於同時代許多畫家之上,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出類拔萃、屈指可數的。

天價畫作-歷來受寵

閩游贈別山水卷 長卷 水墨紙本

替換高清大圖

RMB 135,520,000

丙寅冬月,偶攜舟參看雪藂,宿有榆方丈中,智仚告我來春將有閩海之游,余亦私計踏草幽薊,智仚為慮別必有日,出所藏長卷鋪案,口不言而意有所請,山僧具他心通者,即為燃燭,揮之以作後回相見之笑柄。

杜甫詩意冊 冊頁 (八開) 紙本

RMB 69,000,000

野屋流寒水,山籬帶白雲。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風浪雨溟溟。.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澗水空山道,柴門老樹邨。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雲氣生處璧,江聲走白沙。巫峽千山暗,終南萬里春。

1666年作 五百羅漢圖 四屏 水墨紙本

RMB 66,700,000

南奄先生所珍藏石濤大師早年白描羅漢圖四屏,神采飛動,天趣縱橫,筆痕墨跡變化殆盡。此圖供之案頭展玩,終不釋手。全圖人物樹石,造型精妍,為不可多得之神品。

剩水殘山 紙本立軸

RMB 46,575,000

以色補墨,淡赭渲染,把深秋的涼意和蕭瑟都展露無遺。畫面中虯松交枝錯葉,穿插有致,臨水有亭,亭中一人獨坐。水景用留白來表現,不著一筆,卻感覺靜水深流,流淌不息。山中藏有房屋數間,各種樹木遍布山腰,虛實相間,濃淡交錯,畫面自然生動,不為法拘。其中一峰聳立,打破了整體的平靜,把觀者的視覺帶到了峰頂,一覽縱山小的氣魄展現無餘。

整幅畫氣魄雄偉,恣肆奔放,剛勁雄渾,沉著痛快,達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水墨把握極佳,縝密空靈,蒼潤兼濟,耐人回味。運筆靈活,或細筆或粗筆,多方拙之筆,為其晚年精妙之作。

石濤他超越時空的繪畫理念「筆墨當隨時代」和「搜盡奇峰打草稿」,至今仍然震動畫壇,不絕於耳。

----------------------------

Ps:作品行情

石濤傳世作品甚多,民間有石濤作品者不少,但大多不是精品。精品主要藏於故宮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故宮所藏山水代表作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卷》,蒼渾奇右,駭人心目;《清湘書畫稿卷》,集詩、書畫於一紙,山水、花卉、人物俱備,筆墨蒼勁奇逸,揮灑自如,為石濤50餘歲的精品等。上海博物館所藏精品有:《看梅園圖》冊等。

石濤對後世影響極大,作品歷來為藏家所鍾愛,歷代石濤贗品也經久不絕,但大多技藝低劣,屬「皮匠刀」的筆法,很容易辨真偽。但現代畫家張大千曾精研石濤,仿其筆法,幾能亂真,他有不少仿畫流傳於世,極難分辨。張大千筆力不如石濤厚重,線條也較光滑,這是不同之處。在現今藝術市場中已不可能出現石濤精品,不是一般之作就是臨品,但價格也不算低。

-------------------------

歡迎轉載關注「思古文軒」。

品古今,博見識

論收藏,共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古文軒 的精彩文章:

高價值收藏之官窯中的「官窯」-御用琺琅彩
拍至3億書畫珍品,一代宗師-黃賓虹

TAG:思古文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