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隻化工供應鏈第一股能複製宏川智慧的「妖」嗎?

這隻化工供應鏈第一股能複製宏川智慧的「妖」嗎?

本文來源:選股寶APP(ID:xuangubao),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xuangubao.cn,或下載選股寶APP

能不能複製當初宏川智慧的走勢?

一、一周新股市場綜述

1

資金「出逃」次新板塊

上周(8月6日至8月10日)次新板塊終於止跌,周漲幅為0.38%,交出「3陽2陰」的好成績,情緒上看似有回暖;但資金流向上看,5個交易日資金全是呈現凈流出態勢,主力資金凈流出逾47.83億元。

2

化工次新獨領風騷

個股來看,化工次新獨領風騷,在漲幅前10名個股中,化工股佔了半席,中欣氟材、金奧博、阿科力、蘇博特、集泰股份均為化工題材股。其中,中欣氟材漲幅最大,超20%。

二、一周新股資訊

1

蔚來汽車或赴美上市募資「補血」?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蔚來汽車將於今年9月在美提交S1文件,承銷商列表包含美銀美林、瑞信、花旗、德銀等知名投行,如果流程順利,蔚來汽車最快將於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在紐交所上市。

點評:事實上,有關蔚來汽車將赴美上市的消息傳來已久,版本眾多。蔚來汽車方面雖然未曾公開過有關IPO的相關信息,但也從未否認過這些傳聞,回應一直都是「不予置評」。

業內人士認為,蔚來汽車目前資金壓力較大,其股東或投資方已涵蓋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想找到更好的、實力更強的投資方比較困難,讓老的投資方再繼續追加也比較困難,因此急於謀求上市。

2

比特大陸IPO規模或達180億美元,最早第四季度在港上市

加密採礦硬體製造商比特大陸(Bitmain)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將達180億美元,估值或在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之間,並於2018年第四季度或2019年第一季度在港交所上市。日前,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簽約,本輪投資者包括騰訊、軟銀等,融資10億美元,投後估值150億美元。

點評:比特大陸是全球智能計算龍頭,壟斷超過70%硬體和提供約50%算力。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Q1的凈利潤為0.97億、11.8億和10.6億美金。預計2018年全年凈利潤能達到22億美金。

以估值180億美金計算,預測比特大陸今年的PE僅為8倍多,對標企業英偉達目前的市值1500億美元左右,2017年利潤11億美元。

3

北汽新能源登陸A股倒計時

SST前鋒日前發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稱擬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即將正式成為國內第一家新能源整車上市公司。按照此前公布的時間表,北汽新能源將在三季度上市,等到該股復牌後,北汽新能源將正式登陸A股。

點評:北汽新能源2017年銷量突破10萬輛,市佔率高達 23.3%。單品牌銷量在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躋身第二,略低於特斯拉銷量,其中 EC 系列已成為世界分車型銷量冠軍。 作為國內純電動路線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上市後將成為A股最純正的新能源汽車標的。

4

兩年無一家遊戲企業A股IPO

近兩年來,無一家遊戲公司通過IPO審核登陸A股,不少企業轉投港股。與此同時,前幾年不少遊戲公司通過併購做大業績的方式如今也已行不通,不僅如此,此前所併購企業業績對賭難完成,或完成後立馬變臉現象逐漸增多。

點評:調研機構伽馬數據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遊戲市場銷售收入增速僅有5.2%,而2015年~2017年上半年,遊戲市場銷售收入增速還分別高達21.9%、30.1%和26.7%。

增速放緩的背後,一方面是產業紅利期已過,另一方面是遊戲公司融資困難,資本退潮讓不少企業陷入資本困境,制約了新品遊戲的表現,甚至使一些遊戲無法按預期上線。

三、個股淘金

密爾克衛:化工供應鏈第一股,附加上海進口博覽會概念

密爾克衛成立於1997年,為化工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可提供從進出口及國內貨運代理、倉儲服務、運輸服務乃至化工品交易業務的供應鏈全環節服務。

說白了,就是一隻化工品物流股。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一隻物流股會有多大的增長空間?別急,馬上就來給大家解釋。

1

化工品種價格暴漲,傳導效應啟動

在最近的期貨市場上,化工品種漲幅極大,例如PTA、PA66等化工品種的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查)。

而密爾克衛的運輸品種中,不承接易爆品、過氧化物等高危化工品,其他的如塗料、油漆、農藥、聚氨酯材料、電子化學品、鋰電池、染顏料等都屬運輸品種。

傳導機制大家一定都懂,化工品種漲價,對於物流企業來說,運輸品種的價值也會上漲,從而運費也將上漲。

聊到這裡,就要搬出密爾克衛的客戶了。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已與包括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化工企業陶氏、全球最大的塗料公司阿克蘇、PPG工業集團、佐敦集團、阿科瑪集團等全球最著名的跨國化工企業形成了長期合作關係。(下表為巴斯夫、陶氏和阿克蘇與公司在 2017 年的銷售金額)

這裡,選股寶整理了公司幾家客戶今年來的提價消息:

2

化工企業紛紛剝離運輸業務,客戶數量增長「不愁」

從基本面來看,公司的2015至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6.29億、9.38億、12.91億,複合增長率為43.21%;歸母凈利潤為5135.26萬元、5602.97萬元、8369.16萬元,複合增長率為27.66%;

由數據可知,公司的營業收入兩年近乎翻倍,這裡需要強調,公司的營業收入幾乎完全是來自主營業務收入(即化工供應鏈)。

為何會有這麼快的增速?

這就得說到環保問題,近年來,環保問題一直是監管的大方向,而化工則是重中之重,這就迫使化工企業對物流環節的專業化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化工綜合型企業將物流環節的業務剝離,而選擇第三方專業物流服務商。

另外,化工物流由於產品特殊,壟斷性比較強、安全指標要求較高,化工倉儲物流領域准入門檻很高。

正是基於上述兩點,密爾克衛作為國內化工供應鏈龍頭,又有全球知名化工企業做「背書」,當然會享受到行業的集中度提升。

3

從毛利率的下降來看公司的「遠景」

對於上述的數據,大家或許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凈利潤的增速遠不及營收。這是因為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在逐年下降。

公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理由共3點,總結如下:

1)配送業務的行業屬性決定著低毛利率;

2)新增租賃倉庫的折舊費用更高,拉低公司倉儲業務的毛利率;

3)化工品交易收入逐步提高,而化工品交易業務的毛利率較低。

先來看配送業務,關於這部分的毛利率,正如文中第一部分所提的傳導效應,當化工品種價格大幅上漲時,物流也將是受益方,只是中間有著時間差。

再來說倉儲,公司新增租賃倉庫是因為自身的倉儲能力已經滿足不了需求,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公司客戶在增加的說法。

最後重點來說化工品交易業務,根據招股書顯示,在2015年,化工品交易業務佔總營收還僅為0.83%,到了2017年,該業務佔比已接近10%,很多人納悶,為什麼毛利率這麼低的業務,公司會大力發展?

這裡就要提一個打通上下游的概念。交易業務屬下游管理,如果公司能夠順利發展此塊業務,這就意味公司便可以參與企業採購、生產、銷售決策,共享資源、同擔風險,從物流環節對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價值管理。

其實,在招股書中,公司也強調了這塊業務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

最後再來聊點市場中的看點,最近上海進口博覽會這個題材屢屢在A股中發酵,而密爾克衛作為一家上海本地物流股,可以說是概念正宗。

此外,今年3月曾遭到市場瘋狂「追捧」的次新宏川智慧正是一家化工倉儲企業,而現在密爾克衛不僅有化工倉儲,還提供貨運代理、運輸等供應鏈全環節服務,究竟會不會也具有「妖相」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股寶 的精彩文章:

炒自主可控,你還不來認識下國產半導體業的「三大巨頭」?

TAG:選股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