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虹鱒魚列為三文魚,標準制定者們讓網友炸鍋了
最新
08-14
紛紛擾擾半年以來,青海龍羊峽人工養殖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的爭論終於在「《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以後有了一個定音。可是當人們去關注此標準的制定者時,又會發現將虹鱒魚列為三文魚之列的標準制定者們,均為水產業的經銷商和源頭生產商。這不僅讓人產生質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消費者的權益又由誰來保護呢?
參與制定此標準的是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13家企業,在13家企業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和青海凱特威德生態漁業有限公司也赫然在列。目前,我國的居民消費水平不斷上升,對於品質消費的追求也不斷增加,三文魚的的進口量達到21.5萬噸,國內生產量卻不過4萬噸,如果能夠將一款鮭科虹鱒魚也掛牌為三文魚出售,其中所產生的利益和價值是十分可觀的。
將虹鱒魚這一淡水魚和大西洋鮭、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等其他鮭科魚類定義在一起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國外的定義也一直在變動,其實事件發酵到這裡,虹鱒到底是否被定義為三文魚,都已不再重要,關鍵是誰去定義的它。
在這一場輿論漩渦當中,政府的職能部門持續缺位,規則的制定者中也沒有出現政府單位,而全憑市場的參與者們自行決定,這樣子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給消費者帶來的卻是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事件正在逐步發酵,且看下一步各方動態。


TAG:最棒的小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