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後「北漂」的社會交往結構

80後「北漂」的社會交往結構

1、主要社交人群

80 後「北漂的」社會交往結構主要由同學、同事組成。雖然訪談中出現過很多「朋友」的交往,但是這個朋友一般都是指同學或是工作中要好的同事。同學是 80 後「北漂」社會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問到平時和誰聯繫的比較多的時候,八位被訪者都首先提到了同學。

小嚴:「同學聯繫的最多!」

小施:「還是跟自己的同學聯繫的比較多,就是大學裡玩的那幫朋友,還是那幫人!」

曉丹:「在北京嘛,平時跟同學聯繫的比較多,上網啊,打電話啊,都是原來的大學同學。」

這些聯繫比較多的同學基本上是他們在大學校園裡學習生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好朋友。在共

同的求學時光中形成的朋友關係,由於較少涉及到金錢利益關係,以及擁有共同成長的經歷,使他們在交往中擁有共同的語言,能夠互相理解和支持。因此,同學在80後「北漂」的休閑生活、實際支持還有情感支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從交往方式上來看,網路仍然是他們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工作是80後「北漂」生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位被訪者都談到平時與同事的聯繫也非常多。但是這種聯繫一般限於工作上的聯繫或是單位組織的活動,當然也有一些人在工作中找到了好朋友。但是這種交往相對於其與同學間的交往來說,程度並不高或是並不深入。被訪者包頭就表示:「同事下班聯繫多,六日一般是同學……」「跟同事的關係還行,但跟同學的關係沒發比」「親近還好,但是心理距離遠,不像同學什麼都可以說。」

實際上,八位被訪者與父母的聯繫都比較頻繁,基本都是每周打一兩次電話或是更多。但比較特殊的是,當問到平時和誰聯繫的比較多的時候,只有兩位被訪者談到同家人聯繫比較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北京都市生活的80後「北漂」,其生活的各方面都緊緊與這個城市及城市中的人交織在一起。他們的情感生活、實際支持和娛樂休閑幾乎都是在北京的生活中完成,很少與家鄉有過交流和互動,因此與家裡的聯繫基本上是在血脈關係上的親情聯繫,與其日常生活已經有一定的距離存在,這也側面表明了80後「北漂」的生活已經融入在北京的城市生活中了。

2、與北京人的交往

80 後「北漂」作為一個城市的移民群體,他們與當地人的交往如何也是我們所要考察的內容。從戶籍來看,他們交往的圈子裡不缺乏有北京戶籍的人,但是與地道的北京人的交往並不多。當然,這也可能與他們的生活圈子和工作環境有關,劉某就表示「我所在的單位老總一般也是外地的,接觸的北京人非常少。基本上還是原來的同學啊,或是在工作上認識的同事,一般都是外地的。」

80後「北漂」在描述自己與房東的關係時,都認為關係一般,無所謂好與不好。與房東的大部分聯繫內容都是與房租、物業有關,很少存在個人交往和友誼。小陳和小嚴曾被房東邀請過到家裡做客,彼此相處都很融洽。但是總體上他們與房東只是合同意義的關係,還沒有成為其生活圈子中的一分子。正如前所描述的那樣,如果條件不好、房伴不和或是工作地點發生變動,都可能會換租房子,因此他們與房東的交往一般都是工具性的。

研究中我們發現雖然一些80後「北漂」在租房中長期穩定性的居住,但是他們與鄰居還是很少交往,甚至都不認識。至於原因,各有解釋:

小陳:「不認識。因為我們就兩個單身漢住,沒有老人,沒有老婆孩子。平時上班早出晚歸,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和鄰居接觸。」

小施:「不認識,而且我們那個小區是比較老的一個小區,那裡住的都是老年人,生活習慣都不太一樣,而且時間段上(也不一樣),見面的機會都很少。」

婷婷:「不認識,除了一個原來的同學之外都不認識,沒打過交道,也沒有必要。」

小楊:「啊,不認識,住了一年多周圍住的誰我都不認識,鄰居換了很多次了。」

由此可見,80「北漂」與鄰居的接觸非常少,除了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之外,他們總是有「暫住」的心理,認為自己的生活與鄰居無關,認不認識、交不交往對於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甚至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接觸和聯繫,即使是工具性的交往也可以省略。八位只有小劉表示「認識他們,關係都不錯,他們主動找我認識」,但是問到鄰居是做什麼職業時,劉某卻表示自己不知道。

80後「北漂」對於社區活動的參與情況,也進一步證實了他們鄰里交往的空白以及他們本身對此的不重視。八位被訪者都沒有參與過租房社區的活動或是社區管理一類的事情。這同樣是因為在租的房子里,他們對「家」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歸屬感,對於社區活動和社區管理同樣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社區生活基本處於空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護時間 的精彩文章:

當代「剩女」的成因

TAG:守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