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賽場貼近戰場
原標題:讓賽場貼近戰場
外軍隊員點贊賽場設置貼近實戰
賽前筆者了解到,此次所有的比賽場地全部依實戰要求進行設置,力求最大限度模擬真實的戰場環境。「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的比賽場地不僅將俄羅斯境內的賽場「照搬」了過來,中方還結合庫爾勒地區特有的戈壁地形地貌進行調整,使賽場設置更貼近當地實際環境。
「比賽的課目設置很有難度,也很有挑戰性。」入駐賽區後,外軍參賽隊的教練對「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的比賽場地表示肯定。筆者在現場看到,4.3公里長的閉合賽道上,11組形形色色的高難度戰車障礙物分布其中,遍地的黃色小彩旗迎風飄揚,這些彩旗標識是炸點埋設點。不僅課目設置力求塑造一個真實的戰場環境,就連爆炸聲和硝煙味道也追求逼真。
但你爭我趕的賽場能和你死我活的戰場相提並論嗎?面對這樣的質疑,「賽場就是戰場的前身,賽場和戰場越像,我們就離打贏越近。」「蘇沃洛夫突擊」比賽項目副裁判長吳學平大校給出肯定的回答。
「高度實戰化的規則和場地既是裝備的『試金石』,同時也是隊員軍事素質的『磨刀石』。」在白俄羅斯第一參賽車組車長魯斯蘭·瓦里耶夫看來,每條比賽規則和每組戰車障礙都有意義。
按照規程,「蘇沃洛夫突擊」接力賽中,每個結束比賽的車組要將步戰車停在交接區,發動機熄火後,隊員換上作訓帽,離開步戰車,跑向下一車組,以手觸碰下一車組成員身體的任何部位移交接力,而後下一車組跑向步戰車,發動車輛,繼續完成越障、涉水、射擊等任務。
看似枯燥的一套流程下來,不僅檢驗了裝備的戰技術性能和駕駛員的操作水平,也考驗了隊員的單兵素質和隊員之間、車組之間的團結默契度。
國產裝備「圈粉」國際賽場
本次「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比賽,除俄羅斯自帶裝備外,其他5國參賽隊均使用中方提供的86A式步戰車。
「中方提供的步戰車在越障性能和速度上滿足要求,和我們的裝備在操作方式上也基本相通,隊員上手很快。」伊朗代表隊對中方提供的86A式步戰車表示很滿意。
在8月5日舉行的接力賽中,各參賽隊的3個車組使用同一輛步戰車,在4.3公里的賽道上接力行駛12圈共51.6公里,穿越120道障礙。其間,每個車組還要對4類8個靶標進行精準射擊,是對步戰車的操作性能及人裝結合程度的考驗。
本次比賽使用的86A式步戰車,車身低矮、結構緊湊、火力強、機動性好,流線型炮塔具有較好的防護力,還可以不經任何準備直接浮渡江河湖泊,方向指示器便於在沙漠地區行駛時判別方向。各國參賽隊員駕駛該戰車表現精彩,精幹利索的動作、精確無誤的打擊,贏得了良好的成績和觀眾的陣陣喝彩。
「把步戰車開出了法拉利的感覺!」面對疾馳而過的86A式步戰車,觀眾席上有人驚嘆道,這何嘗不是參賽隊員與步戰車完美結合的說明呢?
「獨家秘笈」成為共同財富
剛見到駕駛員呂玉生時,筆者被他下巴上兩道醒目的傷口驚到了。
「你這傷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包紮一下?」聽到問話,呂玉生笑著低下頭,他解釋說,前幾天戰車駕駛訓練時,由於障礙路段起伏較大,坐在車裡的他精力過於集中,結果一不留神,下巴磕在方向盤上。庫爾勒天氣炎熱,包紮後反而容易感染化膿,索性就這麼晾著了。
和呂玉生一樣,今年參賽的中方隊員多數都是多次備賽首次參賽。多年的訓練讓他們總結出不少方便管用的經驗。
「射擊中,捕捉目標的時間只有一轉眼的工夫,必須提前做預判」「步戰車在進入涉水場的瞬間,要及時換擋減速,後續才有更大的動力順利通過」「起伏路段上戰車顛簸太大,駕駛員一定要固定身體、穩住方向,一來可以保護自己,二來還能防止車向偏離」……各參賽隊的交流會上,呂玉生把多年總結出來的「獨家秘笈」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同時也收穫了其他隊員提供的經驗。
在現場,採訪教練,與隊員聊天,都讓筆者感受到,每一位接受採訪的參賽者都有這樣的共識:國際軍事比賽不僅是競技賽場,更是交流平台,用好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從賽場走向戰場」。還有人說,今天賽場上勝出的士兵,就是明天戰場上勝利的火種。對此,俄羅斯參賽隊的裁判伊萬諾維奇上校的一句話頗有道理:「比賽的目的在於選出優秀的士兵,這比獲得名次更重要。」


※「八一」即將來臨,軍地兩部門聯合下發的這份文件很暖心!
※中央軍委印發《傳承紅色基因實施綱要》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