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定風波》: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

蘇軾《定風波》: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雙拒霜,獨向君猷而開,坐客喜笑,以為非使君莫可當此花,故作是篇。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為使君回。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

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

——《定風波》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月,此時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太守徐仰慕蘇軾才華,對他頗為照顧,經常請其前去赴宴。而在蘇軾的眼中,徐太守也是政績斐然,對其是既感激又敬重,故而蘇詞中有很多是寫給徐君猷的。此次,蘇軾應孟亨之通判之邀,在秋香亭對飲言歡,並作《定風波》一首以讚頌徐太守之功德。同時蘇軾還作《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一詩以志之。

詞的上片,以擬人的手法,烘托徐守的美好人格和豐厚政績。前兩句先推出一個動感鏡頭:如美人暈腮般的千瓣半白、半桃紅的芙蓉花,特地甜甜地為徐守開放。蘇軾在詞中總是以靈敏的眼光,豐富的感情,微妙的想像來觀察、來體驗客觀世界,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靈性,於是寫進作品裡,就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蘇軾用美麗、名貴的芙蓉花來敬贈使君,足見其對這位賢明的地方官的仰慕深情。後三句以設問的句式,更深透地把這種花如人意、花超人意的敬仰之情升華起來。「雙花不向別人開?」這一過片問話結句,收而難止,留有餘味,為下片的深化題旨作了鋪墊。

詞的下片,「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承上問話,由寫芙蓉花的動人美貌、誘人感情到寫芙蓉花感人精神、令人忘返:使君呀,好好地看看濛濛細雨中的芙蓉花,它在為你動情而翩翩起舞!勸君多喝幾杯滿杯酒表示謝意。「更向尊前狂副使,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蘇軾問:明年,芙蓉花開時節,我們與誰喝酒而來?芙蓉花與誰「依依」而開,答案便是餘下的想像空間了。

全詞,採用擬人、設問的手法,強化了詞的主觀感情色彩。「雙拒霜獨向君猷而開」,景語含蓄,比直說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樣的真情痴情,誰不為之動心。「來歲,花開時節為誰來?」用筆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長久的回味。

孟嘉嗜酒桓溫笑,徐邈狂言孟德疑。

公獨未知其趣爾,臣今時復一中之。

風流自有高人識,通介寧隨薄俗移。

二子有靈應撫掌,吾孫還有獨醒時。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蝶戀花》: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蘇軾《南歌子·寓意》,仙村夢不成,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