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心地清凈? 星雲大師提供四種方法
衣服髒了要洗乾淨,穿得才舒服;環境要整齊清潔,才能住得愉快;能保持口腔的清潔,能減少病菌滋生,也會感覺很舒服;洗過澡,身體沒污垢,特別清爽舒服。清凈是愉快、舒服的原因。
攝影|Helena Cook
外在的污垢可以藉由水來清凈,內心的清凈又該如何保持?
第一,舉止真實無諂
我們的舉止行動要實在而不曲躬諂媚。有些人碰到有權、有財勢的人,就曲躬諂媚,對於沒錢沒地位的人,就擺出趾高氣揚的姿態,傲慢無禮,這就是心不清凈。《法華經》說:「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以不清凈的心為人處世,處處有所虧欠,當然無法契入佛道。
第二,領眾心行平等
不管是做家長領導一家,還是在職場上身為主管,總是要心行平等才會清凈。對同事一視同仁,不存個人主觀的偏見;對於種族、地域,不以自己的好惡選擇對待;對於別人,平等尊重。不論男女,同等尊重,對於老少同等愛護,不分別種族、地域,不分同黨別派。心行平等,才能清凈。
第三,處事正念行空
當我們與人共事,要心存正念,不欺負人、壓制人,不想沾別人的光。沒有欺負人的念頭,與我們共事者會覺得如沐春風;沒有壓制別人的念頭,與我們共事者才能發揮潛能;沒有沾光的念頭,對方才能享受付出代價的光榮。古德贊佛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也應勉勵自己,讓自己心凈如太虛空,包羅萬象。
第四,為人內外一如
如果一個人常常心想、口說與行動各有標準;或是對內一個態度,對外又是另個樣子,久而久之會讓人瞧不起。做人最講究的是「內外一如」「心口如一」,我的心、言談、舉止都不相違;我對自己、對別人都是同等態度,如此不僅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自己內心也才會清凈。
我們常說:「人圓即佛成」,一個圓滿的人,他必是內心清凈無偽,無諂曲不實,為人處世無差別對待,心口如一無相違之處。《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也說:「菩提道者,所謂信心、清凈心、離諂曲心、行平等心、施無畏心,令諸眾生咸悉親附。」
Q
A
&
星雲法語
定價:280元
本套書收錄了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發表的精彩法語1080篇,大陸首次出版。內容結合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深入淺出地闡釋,字字珠璣、篇篇雋永。大師以十冊《法語》,打造了十把「佛法鑰匙」,開啟讀者心靈的大門,帶領讀者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發現與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於日常生活中體悟佛法精要,並在一言一行中踐行佛法。
長按二維碼請購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積沙成塔 星雲大師揭示小事勿輕
※星雲大師親誦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