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最悲情的末代皇帝,結局比崇禎還慘,勵精圖治卻死於亂刀之下

古代最悲情的末代皇帝,結局比崇禎還慘,勵精圖治卻死於亂刀之下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歷史上沒有永久不滅的朝代,所以才會有朝代的更迭和轉換。但是相比較開國皇帝時期的轟轟烈烈和豪情壯志,末代的皇帝們就顯得非常的凄涼和悲慘了。所起悲情的皇帝,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崇禎了。但是歷史上有一位比崇禎還有悲情的末代皇帝,下面就讓我們來說一下這位皇帝吧!

這位末代的皇帝,除了像劉禪和劉協這樣壽終正寢的,其餘的大多數都是下場凄慘,死於非命,然後自己的嬌妻美妾被霸佔侮辱。唐代的唐昭宗李曄就是一位悲情即位的皇帝。為什麼說是悲情呢?

因為唐昭宗是臨危受命,在國家危難之際,被趕鴨子上架而被立為皇帝。當時黃巢起義,叛軍一路朝京都長安奔來。唐僖宗被迫趕緊棄城逃往成都,這時李曄是跟隨在唐僖宗左右,但是逃到了成都的唐僖宗病重,只好選擇繼承人。

此時國家的危難關頭,自然不能立幼帝,所以在宦官的楊復恭支持下,李曄登基為帝。李曄登基之後,深知當時朝廷里宦官專權,所以在他登基之初就開始著手解決擁立他為帝的宦官之首楊復恭。

此時唐昭宗採取了離間計,他故意針對楊復恭,然後拉攏楊復恭的乾兒子們,重用他們。使得他們父子之間互相猜忌,這樣對唐昭宗的威脅就減少了很多。後來楊復恭知道自己的權勢受到了很大的威脅,所以就聯合他的乾兒子們擁兵自立,向李曄示威。

後來經過一年多的戰爭,唐昭宗終於順利解決了宦官專權的問題,但是又迎來一個新的難題,就是藩鎮割據。當時各個藩鎮擁兵自重,對皇室多有不敬。但是因為皇室勢力弱小,所以只能無奈的忍氣吞聲。

唐昭宗知道中央需要加強軍事武裝力量,所以大量招兵買馬,訓練軍隊,集結了十多萬大軍之後,唐昭宗認為時機成熟,所以開始出兵藩鎮,命令韋昭度和楊守亮等人率兵攻打西川。但是因為軍隊訓練不足,在加上韋昭度不善於領兵打仗,所以中央的軍隊雖有人數眾多,但是實力弱小,其中王建中途叛出朝廷,自己擁兵割據。

此時在朱溫、李匡威等人的幫助下,才打敗了李克用,而且乘勝追擊,接著討伐晉藩,但是連番的戰爭失利,使得唐昭宗的威望大幅度減低,中央勢力再次回到了起點。後來更是雪上加霜的是唐昭宗竟然受制於朱溫,被朱溫囚禁,後來被朱溫所弒殺。

唐昭宗在國家已經是千瘡百孔之際,接受了皇帝之位,上位後的他也是很有雄心壯志,解決宦官專權,藩鎮割據。但是因為用人不當,最後壯志未酬,被亂刀砍死。期間他們經過多次周旋才避開朱溫的耳目,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民間,保全了自己的血脈。

這位史上最為悲情的皇帝,最後的下場比崇禎還慘,死於亂刀之下。如果他是在朝廷安定的時期,或許會是一位勵精圖治、賢德的守成之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村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日寇屠殺29名村民,男人砍掉頭顱卸掉四肢,婦女則用刺刀挑死
日軍是有多囂張?八百人就敢追擊2千戰士,結果被上萬人圍殲

TAG:農村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