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哎馬啊,一腳油門三萬五,直接進入平流層。誰這麼牛?

哎馬啊,一腳油門三萬五,直接進入平流層。誰這麼牛?

原標題:哎馬啊,一腳油門三萬五,直接進入平流層。誰這麼牛?


this AMAZING TRIP


大家還記得上次 米格-29的自駕游嗎?這次它又出來搞事情了,推出了「飛向太空」項目。即乘坐米格-29飛到約17000米的高空,去感受地球的曲率和浩瀚的星空。


高度約在17000米高空的米格-29


其實17000米離太空還遠著呢。我們知道地球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大氣的絕大部分成分都集中在對流層和平流層這兩層大氣內,而且目前絕大部分航空飛行器都在這兩層中飛行。


對流層的空氣同時存在水平和垂直流動,而且其內有風雨雲霧等氣象;平流層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比較適合飛行器飛行,但實際上在對流層飛行的航空器遠多於平流層中的。


對於軍用飛機飛行的高度來說,一般是按照偵察機、轟炸機、戰鬥機這個排名。在極高的高度中,空氣稀薄要維持升力的話有兩種選擇,一個是足夠大的翼面積,另一個是足夠大的速度。U-2偵察機選擇前者,它的翼展接近機身長度的一倍,即使在高空稀薄空氣中也能產生足夠的升力。而SR71-黑鳥偵察機則是依靠速度,其可在24000米的高空中,速度達到3馬赫以上。



U-2偵察機駕駛艙高空視角


高度為25000米的SR71偵察機機艙視角


轟炸機由於其作戰的需求,在早期也有高度的要求。而戰鬥機對於高度的需求是不確定的。戰鬥機主要用於殲滅空中敵機和飛航式空襲兵器的作戰飛機,比如的轟炸機和偵察機,所以早期它們也被稱作驅逐機。在二戰期間,美軍的B-29轟炸機可飛到9000米的高空中進行作戰,而當時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飛行高度有限,對此毫無招架之力。即轟炸機和偵察機越飛越高,戰鬥機也有了更高的高度要求。什麼高度需要,就在什麼高度作戰!



B-29轟炸機


而現在,隨著導彈技術的成熟,而轟炸機也從追求高度轉變為追求速度,進而追求隱身性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7月25日,費多托夫駕駛米格-25載重1000千克飛至35240米的高度。在稀薄的空氣中,發動機熄火,飛機僅通過慣性以彈道軌道航行,在頂點處,速度降至75公里/小時。就是這麼牛!



米格25,理論上可以攔截SR71黑鳥偵察機,標題說的就是它!


對於民航客機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其主要是出於經濟性和舒適性的考慮。當然也要在規定的高度層中飛行。一般民航客機會飛在對流層上部和平流層下部9000-12000米的空間里巡航飛行。空客A350一般在12000米巡航、波音777約在11000米巡航。A380可達到13000米。


A380


像協和飛機這種超音速客機則需要在更高的高度下巡航飛行,大概在18300米左右,其巡航速度可長時間保持在2.02馬赫。這也是客機飛行的最高紀錄。



協和號飛機


其實,單純地追求飛機的飛行高度是沒有意義的。每架飛機在每個高度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飛機及各種技術的發展也讓我們知道高度並不能代表一切,應該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問題。這也是各種因素博弈後所產生的結果。找到自己應該在的高度,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風景,才能完成所承擔的任務。


對了,MIG-29那個體驗大概是17500英鎊(約15萬人民幣)50分鐘,這個是預定網址:


https://www.migflug.com/en/jet-fighter-flights/flying-with-a-jet/mig-29-edge-of-space.html



小編只能幫到這兒了。


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


航空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的精彩文章:

飛機也有縮骨神功,了解一下?
誰說飛機機翼一定是平直的?!

TAG:航空知識官方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