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策用兵如項羽,但卻有兩次敗於此人之手

孫策用兵如項羽,但卻有兩次敗於此人之手

孫策自20歲從袁術那裡討還其父孫堅的舊部千餘人,以此渡江創立基業。用了不到六年的時間,就奄有江東六郡,奠定了後來孫氏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孫策極其善戰,其用兵以來,鮮嘗敗績,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吳郡太守許貢也曾向朝廷言道:「孫策驍雄,與項籍(項羽)相似。」 然而,用兵如項羽的孫策,在具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卻兩次敗於同一個人之手。

打敗孫策的就是曾將呂布耍得團團轉,最終將呂布賣給曹操的陳登。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人,其人學識淵博、智謀過人、並有扶世濟民之志。史載:布既伏誅,登以功加拜伏波將軍,甚得江、淮間歡心,於是有吞滅江南之志。而孫策在平定江南後,也趁勢向江北發展。

199年,孫策以十倍之眾圍攻陳登於匡琦城,陳登的手下都很害怕,都主張棄城。而陳登鎮靜自若,示弱於孫策軍,閉門自守。陳登登城觀察敵情,見孫策軍鬆懈後,突然打開城門,先遣別部抄其後路,而親引主力直奔敵營。孫策軍是猝不及防,被陳登軍沖亂,潰不成軍,而陳登軍趁勝追擊,最終斬首以萬計。

孫策特彆氣憤,不久即率大軍捲土重來。而陳登兵少,一面派人向曹操告急求救,一面做好禦敵準備。暗令將士在離城十餘里的救兵來援方向,多備柴草,兩束一聚,相間十步,縱橫成行。然後乘夜點燃,光照遠近,而城上歡慶雀躍。孫策軍以為曹操的大軍已至,望火驚潰。而陳登親率大軍趁夜出擊,再次大敗孫策軍,斬首萬餘人。

陳登後被遷任東郡太守,而廣陵(江蘇揚州)的吏民感其恩德,扶老挈幼地要隨陳登遷往東郡。陳登非常感動,將他們勸回,並說:「大家請放心,朝廷一定會派更好地郡守來!」。可是,陳登在遷任東郡太守後不久就病逝了,年僅39歲。而孫權在陳登遷走後的不久,就攻取了大片江淮地區。史載:太祖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豕(野豬)養其爪牙(讓孫氏坐大)。

史籍雖沒有明確陳登向曹操獻何計策平定東吳,但根據史載:策(孫策)前西征,登陰復遣間使,以印綬與嚴白虎餘黨,圖為後害。應該是勸曹操趁孫策在江東立足未穩之際,聯合江東地區的士族裡應外合攻擊孫策。陳登跟江東的士族私下聯繫密切,屢派間諜聯繫江東地區對孫策不滿的勢力,甚至孫策的被刺也有可能是受到陳登的背後支使。

近代國學大師呂思勉曾評價道:孫策的用兵,幾於所向無敵,獨有兩次攻陳登,都是失敗的······所以陳登在廣陵,確是孫氏的一個勁敵。而劉備也曾道: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孫策遇上陳登也如後來的孫權遇上了張遼,可以說是一時遇上剋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蜀漢該位大臣,譴責劉備奪益州,為諸葛亮之死稱快
我國最有可能合併的四組地級市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