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十九: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這番話說明一切

三國謀士系列十九: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這番話說明一切

原標題:三國謀士系列十九: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這番話說明一切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劉備命令車騎將軍張飛率兵從閬中出發前往江州,準備在與主力會師之後向荊州發動進攻。不料張飛在臨行前被部將張達、范強所殺,其首級也被這二人帶到了東吳。劉備以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屯兵江州作為後援,自己率軍御駕親征,展開了夷陵之戰。

劉備的先頭部隊進展順利,於同年的八月打敗李異和劉阿並佔據秭歸,其主力也陸續向秭歸方向集結。同時荊州武陵地區的蠻夷各部也紛紛派出使者請求協助劉備奪回荊州。東吳集團則以陸遜為統帥率五萬大軍進行對抗。


戰爭開始初期,劉備進展非常順利,在佔據秭歸之後,又於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派出將軍吳班、陳式率領水軍沿三峽東進並佔領荊州長江上游重鎮夷陵,鎮北將軍黃權則奉命屯兵江北地區以保護大軍的側翼,劉備本人親率主力向夷陵以南的猇亭地區挺進。


短短七個月時間裡,吳軍從巫縣、秭歸等地後退了近六百多里,一直退到了猇亭地區。劉備佔據夷陵之後,面對吳軍依險固守的局面一時也沒能找到立刻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便沿巫峽至夷道一線依山紮營,先後建立了五十多個營寨與東吳軍隊對峙,從此戰爭也轉入了相持階段。


兩軍在猇亭地區對峙數月,天氣也轉入盛夏時節。由於天氣酷熱、久戰未勝,劉備軍隊逐漸士氣下降、疏於防範。此時陸遜抓住有利時機,火燒劉備綿延數百里的營寨,對劉備大軍發動反攻。劉備猝不及防,數百里的營寨陷入一片火海,四十多個營寨很快便被吳軍攻破,手下大將張南、馮習、沙摩柯、傅彤先後被殺、杜路、劉寧投降,數萬人戰死,在長江北岸留守的黃權所部走投無路,只能投降了曹魏。劉備本人也被包圍在馬鞍山上,最後乘著夜色僥倖突出重圍,倉皇逃回白帝城。至此,夷陵之戰以劉備的慘敗而宣告結束。

在得知劉備兵敗夷陵的消息之後,諸葛亮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此話被記錄在《三國志?法正傳》中,原文是這樣的: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亮的這句話翻譯過來大致是這個意思:如果法正還健在的話,他一定能阻止皇上東征;就算皇上發動東征,也不會遭受這樣的失敗。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對於劉備的東征,諸葛亮並不是持堅決反對態度的,因此他認為只要有法正這樣的能人在劉備的身邊出謀劃策,東征是能夠取得成功的。經過多年的相處,諸葛亮與劉備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高度的默契。對於劉備的作風,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因此,當劉備決定東征後,諸葛亮認為這已經是一件不可逆轉的事情,所以就沒有對劉備進行勸阻。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魯肅病逝後,孫權任命的繼任者並非呂蒙,而是一位默默無聞之人
袁紹遭遇險境,曹操出手相救,使用的方法一般人肯定想不到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