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聯中間威力彈藥槍械的探索

蘇聯中間威力彈藥槍械的探索

眾所周知,中間威力彈藥是二戰以後各國普遍的選擇。蘇系武器的M43彈又成為裝備量最大的彈藥之一(單我國的56式彈藥就形成了幾何量級的庫存)。

實際上,中間威力彈藥的先鋒恰恰是德國人,而蘇聯人則是在德國人的基礎上走的更遠了一些。

1942年,在德國軍隊里試用的沃爾特公司早期研製的7.92mm 42(W)型自動卡賓槍{Maschinenkarbiner 42(W),簡稱MKB42(W),但是因為一些缺陷沒有解決,最終沃爾特公司的樣槍停止繼續研發,但也一直斷斷續續生產了4000支左右。

1942年,黑內爾公司設計的MKB42(H)與沃爾特公司設計的MKB42(W)自動步槍一同交付德君試用。和沃爾特公司設計的MKB42(W)相比,MKB42(H)使用導氣向後直動開閂式機構,火藥氣體從槍管上方導出來驅動活塞和槍機動作。它的機匣採用大型鋼板衝壓設備加工而成,造型簡潔,配用的30發彈夾同樣是金屬衝壓成型。在與沃爾特公司設計的MKB42(W)的競爭中,黑內爾公司設計的MKB42(H)成為贏家,MKB42(W)被淘汰。

MP43這個編號其實是為了欺騙希特勒而使用的衝鋒槍編號,就因為希特勒認為這東西擠佔了其他武器生產的資源……不過庫爾斯克會戰以後,根據黨衛軍維京裝甲師的反饋,希特勒最後還是批准了該武器的正式生產,並在改進後定名為STG44

1943年,蘇聯方面根據戰場上繳獲的德軍MKb.42(H)和MP-43自動卡賓槍及其彈藥進行緊急研究,開始了自己的中間威力彈藥發展之路。

彼時,蘇維埃炮兵委員會制定了第2456-43號戰術技術要求(TTT),要求研製整個武器系統,包括:自動卡賓槍,自動步槍和機槍。

這些武器具體要求如下:

帶有兩腳架、刺刀、彈匣、槍背帶和配件的槍械全重不超過5千克;

不裝刺刀時,全長900~1000mm;

帶刺刀時,全長1200~1300mm;

配備可拆卸彈匣,容量至少為30發;

機槍必須有較遠的射程,最遠射程達1000米,表尺每50米做一個分劃;

單發射擊時精度不低於「莫辛-納甘」1891/30型7.62mm步槍,並能自動射擊,射速不低於DP機槍;

理論射速不低於600發/分鐘,戰鬥射速(3~5發點射)不低於80發/分鐘,單發射擊35發/分鐘;

壽命不低於20000發。

到了1943年7月,OKB-44設計局的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葉利扎羅夫和P·V·羅扎諾夫開始率領團隊研製蘇聯自己的中間威力彈藥,克服了各種困難終於在1943年底研製成功。並在1944年9月成功定型為「1943年7.62mm彈藥」(即俗稱的M43無底緣彈)。並組織其他武器設計師,根據新型彈藥,圍繞第2456-43號戰術技術要求(TTT),設計新型槍械。

7.62mmX54R彈藥與M43彈的體積對比

參加自動槍械研究的部門有:

第2工廠(科夫羅夫)的KB-2和PKB OGK:瓦西里·捷格加廖夫、V·A·捷格加廖娃;

KB NIPSMVO(Shurovo):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蘇達耶夫,V·F·庫茲米謝夫;

第535號設計局(圖拉):S·A·科羅文;

KB-180(波多利斯克):謝爾蓋·加夫里羅維奇·西蒙諾夫;

TsKB-14(圖拉):費德爾·華西列維奇·托卡列夫,A·A·布爾金,S·A·普利路斯基;

第367號設計局(Vyatskie Polyany):格里高利·斯帕金。

左起:西蒙諾夫(1942)、托卡列夫(1940)、什帕金(1940)

由於武器設計之初,完全沒有最佳技術參數,只能根據火力要求設計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還需要武器具有連發射擊能力,並能安裝刺刀進行肉搏戰。考慮這些因素,槍管長度應約為500mm,結構則根據繳獲的德軍MKb.42(H)卡賓槍的主要結構進行設計。

波波沙衝鋒槍的設計者,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格里高利·什帕金根據自由槍機後坐原理,採用放大的衝鋒槍結構,沒想到造成槍機很笨重,影響了全槍機構的安排。

左起:布爾金、捷格佳廖夫、卡巴羅夫

在測試中,所有樣槍表現最好的是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蘇達耶夫設計的AS-44自動步槍,1944~1945年圖拉兵工廠第536號廠共製造了1000多支AS-44步槍。1945年7~8月的測試中,大多數軍方測試人員都喜歡這種槍械,但它必須經過一些改進。蘇達耶夫正在積極進行工作,卻無法最終完成他的作品。一場嚴重的疾病奪去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的生命。蘇達耶夫沒有任何助手或學生,他去世後,沒有人能夠繼續按照軍方的要求改進槍械設計。

蘇達耶夫的AS-44

庫茲米謝夫的作品,兩腳架在槍管上

西蒙諾夫的AS-4-P-44,已經有56半的樣子了

捷格佳廖夫的DP機槍M43彈版本

布爾金的AB-44機槍

到了1946年,蘇聯軍方連續三年在這個項目上原地踏步,沒有得到任何符合要求的槍械。因此蘇聯軍方不得不開始一項新的自動步槍設計競賽,名不見經傳的坦克兵中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參與到這個競賽中。

考慮到自動武器的複雜性,1946年5月18日,蘇聯輕武器部門宣布了一項新的競賽,研製使用M43彈藥的衝鋒槍。

新型自動槍械的設計徵集圍繞在第3131-45號戰術技術標準展開,同時儘可能多地集中所有蘇聯最有經驗的設計師,這些設計組包括:

第2工廠(科夫羅夫)的KB-2和PKB OGK:V·V·狄格特亞耶夫;S·V·弗拉基米;P·P·波利亞科夫;A·P·博爾沙科夫;V·V·祖博夫;V·A·維金斯基;I·I·斯羅斯丁;E·V·伊萬諾夫;A·A·傑緬季耶夫;G·F·庫比諾夫;S·M·科爾金;

第535號設計局(圖拉):S·A·科羅文;

KB NIPSMVO(Shurovo):N·V·魯卡維什尼科夫,K·A·巴雷舍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

炮兵學院設計局(莫斯科):I·K·維索茨基;

TsKB-14(圖拉):A·A·布爾金,G·A·科羅波夫;

KB-180(波多里斯克):謝爾蓋·加夫里羅維奇·西蒙諾夫,N·N·埃菲莫夫;

托卡列夫的AT-44

科羅文的後期樣槍

科羅文46年無托版樣槍

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項目競賽分為兩輪進行,第一輪蘇聯紅軍炮兵總局(GAU)在1946年7月19日,從16個設計中挑選出10個樣槍。捷格加廖娃,波利亞科夫,博爾沙科夫,弗拉基米,·魯卡維什尼科夫,卡拉什尼科夫,K巴雷舍夫,科羅波夫,·布爾金,傑緬季耶夫的設計入選第二輪。有趣的是,其他一些設計雖然達不到這個競賽的要求,卻生產出了合格的樣槍,如S·A·科羅文,G·F·庫比諾夫,謝爾蓋·加夫里羅維奇·西蒙諾夫,N·N·埃菲莫夫的作品。

第二輪十個樣槍六個被認為是最滿意的設計:魯卡維什尼科夫,卡拉什尼科夫,巴雷舍夫,科羅波夫,布爾金,傑緬季耶夫等人的作品,將進行實彈試射。西蒙諾夫,波利亞科夫,博爾沙科夫的作品由於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不建議繼續進行。最終評審委員會認為六個設計沒有一個可以獲得一等獎,魯卡維什尼科夫獲得二等獎,科羅波夫獲得三等獎,卡拉什尼科夫,布爾金,傑緬季耶夫,巴雷舍夫獲得鼓勵獎。委員會選定的設計將於1946年10月製造樣槍,1946年12月進入試驗場進行測試。

老卡年輕的時候真挺帥的

最後,包括AK46在內的三種型號的步槍被指定參加最後一次評審。嚴酷的試驗可以很好地檢驗步槍的真實作戰能力。在極限射擊評審中,AK46的出色表現讓在場的眾多評委刮目相看:AK46連續射擊了1.5萬發子彈,雖然槍管打紅了,可射擊精度卻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競爭對手的樣槍打幾發後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響。

評審委員會非常仔細地計算、統計試驗結果,對每一組射擊數據進行對比,將全部數據整理成綜合報告,上報蘇聯國防部。評委們一致認為:「推薦卡拉什尼科夫上士設計的7.62毫米突擊步槍列入正式裝備。」

不久,評審委員會決定生產第一批AK46步槍,同時進行一次比選型更重要的試驗——部隊試用。結果,部隊對這種簡單易用、火力強大的AK46自動步槍贊口不絕。蘇聯國防部決定內定AK46為陸軍制式步槍,並將該步槍正式定名為AK4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瑋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那啥,你們先聊,我走先
影像志:紅旗軍演,疣豬橫行

TAG:宋瑋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