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首出戰車組遇故障,且看「中國戰車」的絕地反擊

首出戰車組遇故障,且看「中國戰車」的絕地反擊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榮譽的光環終會淡去,但國際賽場帶給我們的洗禮與啟示,必將對我軍推進實戰化訓練、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精兵產生深遠影響。從即日起,我們把目光投向剛剛走下賽場的中國士兵,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展現中國軍人勠力強軍的砥礪成長與使命追求。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艱難險阻,從來都是檢驗一支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

「中國戰車」的勝利突擊

唐繼光 趙治國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許必成

「國際軍事比賽-2018」已於8月11日落幕。我軍不僅承辦了4項比賽,還派出了僅次於俄羅斯的龐大陣容參賽,在國際賽場颳起「中國風」、彰顯「大國范」。

從2014年首次出國參賽到今年第二次承辦比賽,從難爭一金到多項奪冠,5年來,我軍任務部隊一賽一次進步、一年一個台階,展示出新時代中國軍隊練兵備戰、砥礪前行的強軍風采,和平友好、開放自信的良好形象,放眼世界、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

賽場連著戰場,比武關乎訓練。推開國際視窗,我們看到了哪些差距?與外軍同台競技,我們到底收穫了什麼?走向未來戰場,我們有多少勝算?超越獎牌和名次,每一名官兵都會發出這樣的叩問。這是一支大國軍隊應有的成熟與清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榮譽的光環終會淡去,但國際賽場帶給我們的洗禮與啟示,必將對我軍推進實戰化訓練、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精兵產生深遠影響。從即日起,我們把目光投向剛剛走下賽場的中國士兵,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展現中國軍人勠力強軍的砥礪成長與使命追求。——編 者

時間閃回到8月5日中午,似火的驕陽炙烤戈壁。「國際軍事比賽-2018」「蘇沃洛夫突擊」項目打響接力賽這一收官之戰。

代表我軍參賽的新疆軍區某裝甲團3個車組9名官兵不負眾望,力壓俄羅斯等國參賽隊,將冠軍收入囊中。此前結束的單車賽,中國參賽隊已包攬前3名。

賽後,隊員們展開五星紅旗,接受現場觀眾的歡呼,燦爛的笑容里寫滿自信。

李曉澤攝

這群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軍人,來自我軍序列里一個普普通通的裝甲團,單靠自己的力量何以稱雄國際賽場?

「你注意到他下巴上的傷疤了嗎?」站在剛才還是鐵甲狂飆的賽道旁,中國參賽隊教練員秋阿鵬指著被「長槍短炮」包圍著的呂玉生,話語中透出心疼。

那道傷疤,是在一場淘汰賽中留下的。受領參賽任務後,這個裝甲團按照「誰強誰參賽」原則挑選隊員,呂玉生憑著過硬的素質「過五關斬六將」,進入預備隊員行列。而要拿到最後的參賽入場券,他必須從殘酷的「生死戰」中成功突圍。

淘汰賽開始了,一次突然提速越障,由於戰車劇烈顛簸,呂玉生的下巴狠狠地撞上駕駛室前沿,頓時血流不止。呂玉生強忍疼痛,駕車繼續突擊,率先通過了終點。「終於可以代表中國參賽了!」鑽出步戰車,呂玉生大喊一聲,此時胸口已是一片殷紅,戰友們被他血灑賽場的一幕深深震撼。

為不影響備賽進度,呂玉生在傷口縫合第3天就重返訓練場,他始終堅信:「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受過的苦累終有回報。」果然,在正式比賽中,呂玉生駕駛戰車通過賽道及越障用時最短,被比賽組委會評為「最佳駕駛員」。

傷疤是軍人最美的「勳章」,在這3個參賽車組,每個人身上都有幾處,按呂玉生的話說,「這是嚴苛的訓練帶給他們的最高獎賞。」

按照「蘇沃洛夫突擊」比賽規則,參賽隊員需要駕駛戰車在一條長4.3公里,並設有涉水場、防坦克壕、車轍橋等11個障礙的賽道上,以最快速度完成越障和射擊。這對首次參賽的隊員和戰車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更何況,該團列裝的步戰車與比賽規定用車不是同一型號,官兵們訓練基本要從零開始。

「時間就是勝利,能快一分絕不慢半秒!」小到每個人上車的路線及動作,大到每個障礙的最佳通過方法,隊員們不知反覆研練了多少次,直到人與戰車、人與槍炮、車與賽道達到完美結合。

「卡彈!」「履帶脫落!」誰也沒想到,在「蘇沃洛夫突擊」項目首場比賽中,中國參賽隊出戰的第一個車組接連遭遇機械故障。

艱難險阻,從來都是檢驗一支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拼了!」換車過後,車長李磊通過車內通信系統大聲告訴戰友。戰車猛地加速,捲起沙塵,像一頭髮怒的猛虎向前衝去。接下來的越障,一分沒扣;射擊,發發命中;衝刺,刷新了最高時速。也許是受到了第一車組絕地反擊的感染,隨後出場的第二車組、第三車組以近乎完美的表現順利完賽,為中國參賽隊最終贏得該項目團體第一名定下了勝利的基調。

敢打必勝是練出來的

新疆軍區某裝甲團團長 蘭吉飛

沒有參賽經驗,現役裝備與比賽裝備不同型號,比賽裝備落後主要競爭對手參賽裝備一個代差,這是今年我團奉命參加「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國際比賽面臨的三大難題。但最終,我們憑藉出色的發揮包攬了單車賽前三名和接力賽第一名。通過這次比賽,我越發深刻感到,「十足的勝算練中來」,敢打必勝是扎紮實實練出來的。同樣是這個項目,我軍代表隊最初幾次參賽都與金牌無緣,為何過了一兩年就能逆襲奪冠?其秘訣就是一個字:練!

其實,我軍與強國軍隊的差距主要還是訓練上的差距。此次備賽訓練,我團隊員越是艱難越向前,挑戰越大越要練,直到把每一個戰術動作練成「肌肉記憶」,把每一項作戰技能練到「爐火純青」,將人的潛能和戰車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部隊還是要練,要隨時準備打仗,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來的。」走下賽場看戰場,我對習主席這句話體會更深了。縱使官兵文化素質再高、武器裝備再精良、戰法訓法再豐富,如果不練,戰鬥力還是提高不上去。套用一句歌詞與戰友們共勉:練起來,讓我們為勝利喝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破除和平積弊,這個旅的「辨析大會」深動兵心
21年戎馬,他是有勝戰底數的導彈精兵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