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裡來了個小黑炭叫「小芳」

村裡來了個小黑炭叫「小芳」

仙華街道有一個專愛啃硬骨頭的「小黑炭」,他叫方傑。

方傑,85後年輕幹部,2017年9月份剛調入仙華街道,擔任石宕村駐村幹部不滿一個月就碰上了房屋改造的歷史時刻。那時的他,白白嫩嫩滿身的書生氣,面對新駐村工作,地不熟、人不識,走到村裡不是滿臉的質疑就是「閉門羹」,怎麼辦?怎麼做?

小籠包的「外交」

「喲,又拎著小籠包來了啊?」

「大嬸,來來來吃一個,咱們坐一坐」

「你這個年輕人啊········真是死腦筋」

「快進門來吧!」

在毛店自然村改造初期,海量的房屋丈量、評估、確權最早的只是村民的白眼和爭論不休的歧義,方傑偏偏不信這個邪,咱可不是「小鮮肉」,你們不理我吧,我就坐到你們門口,一次不成,兩次來,兩次不成,我天天來。每天早上,一個拎著小籠包的小夥子一定準時出現在村大明堂,依靠著農戶的門口和村民變得有說有笑,慢慢地走進了農戶的心裡,捅破了那一層隔閡,小籠包拉近了陌生的距離。

大會小會,長會短會方傑從來沒有缺席,都是早早地坐在那裡,一遍又一遍看政策吃方案,了解農戶基本信息,老百姓來問一定要幫助其解答疑問。

一次又一次登記農戶信息,一遍又一遍上門做動員。走過的路到後來就是閉著眼睛都知道哪戶是哪戶,門口的旺旺狗見到方傑都是親切得很。方傑對村民說我既是你們的駐村幹部,也是你們自己的人,有什麼疑慮直接跟我說,我負責去溝通。

我們村裡的「小芳」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不不不,我們村裡的叫小方」。這是村裡人對方傑的昵稱。2017年9月份剛到仙華馬上駐村石宕村,10月份村裡開始前期調查摸底,12月18日簽約,2018年3月底移墳,4月17-4月26日騰空,原本的白凈書生不見了,黑黝黝的皮膚曬出了「擔當」的魅力,「老臘肉」成為全村人最熟悉的「小芳」。

在前期丈量中,有個愛「找事」的陳某品,村幹部測量不準,不認!第三方測量公司丈量,不認識!村裡鄰居拉線測量,不相信!方傑說「陳大爺,我來吧,我量你應該相信了吧」!方傑立馬用緊密紅外線測量儀進行丈量,可在「滴」的一聲後,陳某品又不認了,「這種機器那麼點,應該不準的吧?」!方傑又找來石灰粉,就地畫圈,進行測量評估。「這樣應該不精確的吧?」「那我再用皮尺幫你拉起來,你自己拉一頭,我拉一頭,這樣行不行?」最後,單測量反反覆復就為陳某品測量了七八次,最後老陳心服口服。

在做簽約動員走訪中,有一戶低保戶成了方傑心中不能放下的牽掛。陳某風本身身有殘疾,妻子身體常年不好吃藥支撐,女兒也患有耳疾,小兒子還在讀書。唯一的住房也已經破舊不堪,逢雨就漏,滴滴答答水桶滿了又倒。一進門就是一股子霉臭味。作為駐村幹部就是一個村村民的依靠,這個時候我不為他們做點什麼,我怎麼對得起這份信賴?在與街道民政辦、殘聯了解相關政策和進一步溝通後,方傑前前後後跑了多處,終於為其申請了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並幫其女兒聯繫了面點師的學習途徑。

最活躍的「跑腿哥」

方青松已騰空、張鎮海已騰空、董順生已騰空······ 一本小本子勾勾畫畫都是方傑的小寶典,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勤快的「跑腿哥」。方能完夫婦加起來150多歲了,大兒子在北京,小兒子在外地,一大家的東西老兩口可怎麼辦?正在發愁的時候,方傑騎著三輪車來了。「你們就安心坐著吧,我來了,大件小件我來搬」老夫婦看著這個「小黑炭」,簡直就是看到了自己外出的兒子,這下再也不用發愁了。

簽約當天,很多農戶除了自己簽約,還發動親朋好友,天南地北趕回來的不勝枚舉。方傑,就成了專職「跑腿司機」。不是開車到火車站接,就是趕到汽車站迎。方某任已經80多歲的高齡,腿腳又不好如果趕回來簽約坐車很不方便,得知這個情況,方傑二話沒說發動汽車趕到金華,一番詢問後,找到了方某任一路照顧將其安全接回浦江。套用村裡人說的話,小方難怪姓方啊,跟咱們村有緣。

村裡騰空的那段時間剛好遇上縣裡的國際越野賽,除了要推行騰空工作還要兼顧綜治辦的安保工作,越野賽那天方傑是晚上5點到凌晨3點的安保任務。結束安保到家眯了幾個小時,早上6點多有村民電話打來需要幫忙,他又匆匆趕到村裡,歇下來那一會兒已是傍晚。

2017年12月8日,仙華街道16小時百分百完成85戶石宕毛店村房屋改造簽約工作,趕比超「高速飛行」列車順利馳騁,取得圓滿勝利!


這個村裡口中的「小芳」從白凈的小後生成長為「小黑炭」,從穿著厚厚的棉服到短袖,從「閉門羹」到無人不識的村幹部,心中不變的信仰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仰無愧於天,對得起胸前閃閃發光的黨徽。正如方傑妻子所說,只要工作開展的順利,一切就值得了。三過家門而不入,這都不是事兒。

來源:仙華髮布

編輯:吳曉陽

審核:陳海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江發布 的精彩文章:

退伍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1780餘名群眾心中的「主心骨」

TAG:浦江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