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壇奇才張藝謀 感謝時代給予自己最好的機遇
張藝謀這個名字,在影藝界乃至廣大觀眾中,算得上是真正的「震耳欲聾」。他在影片《黃土地》中擔任攝影,初出茅廬第一功,摘取了當年的攝影「金雞獎」,1987年,在電影,《老井》中扮演男主人公旺泉,第一次上銀幕卻技壓群雄,在首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他導演的《紅高梁》、《菊豆)連獲第37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法國第43屆夏納電影節上獲特別獎。真是一個奇才。
天才畢竟源於勤奮。在電影學院期間,廢寢忘食,博覽群書。不斷探索,筆記寫了一本又一本,還儲存了大量的攝影佳作卡片。一次,書店到了一批有關攝影、表演、導演的書,他很想全部買下來。但口袋裡的錢又差許多,怎麼辦?一咬牙,他去醫院賣了血,終於把書買到了手。在讀到二年級,學校以「到了正常考生畢業的年齡」為由,勸他離校,作肆業處理。張藝謀不肯放棄這個深造的機會,於是硬著頭皮給學校領導寫了一封長長的決心書。就這樣,他總算在夾縫中學滿了4年,熬到了畢業。
在《紅高梁》引起激烈爭瑞之際,作家馮驥才曾請人向張藝謀要幾封他自己挨罵的信,並且告訴他,要把他的照片撕碎後刊在《藝術家)雜誌的封面上。對此,張藝謀欣然同意並專門挑出幾封罵得最凶的信轉交上去。馮驥才由衷地笑了,他深沉地表示:張藝謀導演肯把他挨罵的信公之於眾,肯同意撕碎他的照片,這體現他令人欽羨的自信。因為撕碎他的照片不是本刊,而是與論,是一種現實。面對這現實依然充滿勇氣的藝術家,必定心中有自己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而這樣做的本身,也是對淺薄的藝術、功利者和目前庸俗的文藝批評現象的一種挑戰。
周潤發曾語重心長地表述心曲:作為演員,能夠取得些榮譽和成績並不希奇,這方面最了不起的是張藝謀。他既能憑《黃主地》獲攝影獎,又能憑《老井》獲最佳男主角榮譽,更以自己導演的《紅高梁》贏得國際大獎,張藝謀堪稱中國電影史上的全才和奇才。張藝謀說:「這幾年路走得比較順,有了點譽,但我從不忘記自己是一個從平民家庭出來的孩子,我的許多朋友同學讓文革給耽誤了。我的成功是機遇,是幸運者,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這樣的機遇,我沒有任何理由對此不倍加珍惜,沒有任何理由不拚命把每件事都往好里做。」他感到:自己的心太高太大,自信非同一般,也許會因此而累死。但這種心境是無法改變的。
張藝謀的藝術成就,毋庸置疑。他的《活著》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最佳,也正是因為如此,觀眾希望張藝謀可以再一次證明自己,這就像,你小時候只要考過一次100分,你身邊的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會認為下次還是100分,哪怕是99分,就是沒考好,就是退步。。當然,電影的好與壞,向來就是一件主觀的事兒,任何人都有誇或罵的權利。樹大雖招風,但就事兒論事兒才高級 在張藝謀看來,電影本來就是世界性的。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互聯網世界;今天的中國,是一個開放的中國。西方人說在中國電影里看得到他們的電影,這實屬正常。不僅如此,今日中國電影,早已不可一概而論。「中國電影現在種類很多,每年幾百上千部,各式各樣,不能用一句話說中國電影怎麼怎麼。」「大家拍電影都不是在真空中,都是在互相學習,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最後的轉換、最後的脫胎換骨。中國的類型電影,不管警匪片、公路片、逃亡片……都在慢慢形成,這肯定有個學習過程,這沒有關係。你要相信,未來各種類型的中國電影一定會長成自己的樣子。」
與此同時,張藝謀強調,應當看到中國電影存在的現實差距,和好萊塢「還不是一個量級」。「儘管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很多國產電影創造的票房奇蹟引起全世界關注,但中國電影的整體質量還有待提高,中國電影輸出全世界、影響全世界,還有遙遠的路要走。」


※中國新說唱:吳亦凡邀請神秘嘉賓引爆全場,解密滿舒克能否留下!
TAG:山山水水秀秀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