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今天——1248年8月14日,科隆大教堂建造奠基,1880年8月

歷史上的今天——1248年8月14日,科隆大教堂建造奠基,1880年8月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1248年8月14日,科隆大教堂建造奠基,1880年8月


科隆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於羅馬時代,當時的名字為「克勞蒂亞·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這個名字來自於羅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萊茵河畔誕生的。公元50年當時的居民點被提升為城市,成為羅馬帝國下日爾曼尼亞省的省會。公元80年通過建造艾費爾溝渠科隆獲得了羅馬最早的溝渠之一。今天科隆的名字是從羅馬名字中的Colonia簡化過來的。


科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那時羅馬帝國正稱雄歐洲,皇帝奧古斯都派駙馬阿格里帕揮師北進,抵達萊茵河邊,與河東為數眾多的日耳曼部落隔河對峙。阿格里帕招募盟友烏比爾部落到河西來建起軍營要塞,共同防守新開拓的邊地。這是公元前38年的事。又過了幾十年,營寨四周漸成街市。這時,阿格里帕的外孫女,出生於此地的阿格里皮娜登上了皇后寶座。她懇請皇帝把自己的故鄉升格設市。公元50年,克勞狄一世下詔,授予此地羅馬城市的權力,並定為名為科隆尼亞·克勞狄·阿拉·阿格里皮內西姆。這市名雖長,卻道出了城市的歷史淵源。科隆尼亞意為羅馬人的拓居地,克勞狄是皇帝名,阿拉是烏比爾沖淡落的祭壇,阿格里皮內西姆則是皇后名加詞尾變化而來。天長日久,這冗長的市名遂簡化為科隆。羅馬時代是科隆歷史上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這裡商賈雲集,街市繁盛,城垣高磊,至今猶存的羅馬塔(Romerturm),就是那時城垣的一部分。



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定科隆為大主教駐地。此後,城池經幾度擴建,到12世紀時,今日科隆內城的規模就已經奠定。半圓形的城垣總長6公里,開有12座城門,現存3座,從中仍可窺見中古科隆城的雄偉氣勢。那時科隆有居民4萬人,是德意志首屈一指的大城,人口甚至超過當時的巴黎和倫敦。科隆的興盛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地處南北水路和東西大道的要衝,又是朝聖要道。舟楫車馬都從這裡經過,八方貨物也在這裡集散。科隆當時還有一個特權,即:所有途經科隆的貨物,都必須首先在該市展銷3天,才能繼續轉運。這對於科隆的商業,無疑是一大促進。


在中世紀中期科隆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科隆的城牆多次擴展。1225年建成的城牆有16個城門,比當時同時由腓力二世建造的巴黎城牆還要大。從12世紀開始科隆與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羅馬市一起被並稱為聖城,它當時的正式拉丁語名稱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聖的科隆,羅馬教廷忠實的女兒)。當時市民決定建造一座絕無僅有的大教堂來存放聖跡。



科隆大教堂裡面最珍貴的要數「東方三博士聖龕」。在興建科隆大教堂之前,原址上已有一座870年建造的羅馬雙塔式教堂。1164年,科隆教堂的大主教萊納爾德·馮·達瑟爾(Rainald von Dassel)將「東方三博士」(根據《聖經》記載,在耶穌基督出生時,有來自東方的三位「博士」朝拜耶穌,「東方三博士聖龕」則是用來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的遺骨從米蘭迎接到科隆,於是科隆很快就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非常重要的朝聖地:科隆成為繼西班牙的聖地亞哥、義大利的羅馬和德國的亞琛之後最有名的朝聖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的老教堂難以承受越來越多的朝聖信徒,修建新建堂的計劃則被提上日程,然而這一建造就是六百多年。



1248年8月14日,科隆大教堂奠基。教堂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它是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與南北向的橫廊交會於聖壇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高塔將人的視線引向上天,直向蒼穹象徵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


自1864年科隆發行彩票籌集資金至1880年8月14日落成,它不斷被加高加寬,而且建築物全由磨光石塊砌成,共16萬噸石頭如同石筍般建築而成,整個工程共用去40萬噸石材。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是全歐洲第二高的尖塔(僅次於烏爾姆大教堂),教堂外型除兩座高塔外,還有1.1萬座小尖塔烘托。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並且每個構件都十分精確,時至今日,專家學者們也沒有找到當時的建築計算公式。



坐落在德國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科隆大教堂與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以輕盈、雅緻著稱於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築。它曾是科隆的靈魂,如今,它是科隆城的象徵。


傳說德國音樂家羅伯特·舒曼進入這個大教堂即震攝於其氣勢,而萌發了寫作「萊茵交響曲」的意念。



它本身既是一個傳奇,也是藝術史上非常出眾的題材;爬上509級的階梯登上教堂的鐘塔,在那裡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鐘,並飽覽萊茵河的水色與科隆瑰麗的市容。同時,自教堂完工後,科隆市政府即規定:城內所有建築不得高過教堂,造成科隆許多大樓地上的建築只有七、八層,地下卻有四、五層之多的特殊現象。從建築規模和裝飾藝術質量來看,科隆大教堂均勝過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築,因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文物介紹——黑龍江博物館第一鎮館之寶的金代銅坐龍
歷史故事——呂后專政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