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尚書》中的儒家智慧,回歸經典,受益匪淺!

《尚書》中的儒家智慧,回歸經典,受益匪淺!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於前五世紀,傳統《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尚書》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彙編。

一、視遠唯明,聽德唯聰。——《尚書·太甲中》

能夠看得長遠的便是明智,能夠善聽好話的便是聰敏。古人以此鼓勵人們要注重自身修養,永不懈怠,做個明智和聰敏的人。不管是治理國家,還是個人成就事業,都要注重道德修養,勤奮學習,誠心求道,經常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言行。只有做到胸襟寬廣,善於聽取意見,樹立誠信、仁厚的美德,才能贏得事業的成功。

二、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尚書·盤庚》

就像把網結在綱上,才能有條理而不紊亂。這句話是盤庚責備在位的官員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傲慢無禮,貪圖安逸,不願奉獻。這句話把君主比喻為「綱」,把群臣比喻為「網」,說明主次有序,強調不能目無君令,破壞規矩。

三、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用公正消滅私慾,人民就會信任並歸向執政者。此語出自《周官》誥令,號召大小官員認真工作,謹慎發令,言出即行。位尊者要做到不驕不傲,祿厚者要做到不奢不侈,樹立恭敬勤儉的美德,不弄虛作假,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只有做到這些,人民才會心悅誠服。

四、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功。——《尚書·商書》

一味地張揚自己的長處,就會失去自己的長處。一味地誇耀自己的才能,反而會失去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每個人都要記住這個道理,只有不斷地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人生價值的切入點。只要按照自己的稟賦去發展,不斷地超越自我,就能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五、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尚書·虞書》

詩是用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歌通過吟唱來表達思想情感的語言,聲音的高低——音調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諧和五聲。詩歌和音樂表現了人們內心的想法和情感,其表現的最高標準是和諧。和諧就是美,是優雅,可以感天動地驚神鬼。和諧的詩歌和音樂可以用來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君子一般的高雅性情。詩歌和音樂,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發泄或娛樂消遣。

六、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尚書·堯典》

能夠弘揚崇高的美德,能夠使家族親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後,又能夠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各族的政事辨明了,又能夠協調各個諸侯國的關係。上下和睦,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儒家所倡導的理想社會。人人友愛,家庭和睦,才能萬事興盛。家和萬事興,說得就是這個道理。以家見國,以小見大,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有家族和睦,國家才能安定團結,社會才能清平公正。要做到家和,首先要做到人和。只有人人注重個人修養和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做到友好相處,謙讓有禮。只有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以仁德感化對方,方能達到和睦相處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儒堂 的精彩文章:

《孟子》中最膾炙人口的八句話,句句振聾發聵!
孔子的這10句經典名句,望見中華文化的底色!

TAG:素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