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 翔:揚州小院

向 翔:揚州小院

揚州小院(外兩章)

向 翔[江蘇揚州]

時光在古城的小巷裡穿梭,拐了幾個彎,一下子坐在了院里的石凳上。

一院子的樹,那些花花草草,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彎腰撫摸著淺露風霜。

每一塊厚重的磚,都藏著一個故事,

每一片俯瞰的瓦,都滋養一部傳說。

流嵐亂長了一片青苔藍,古樸凝翠,重布了方寸間的浮塵淺影。

一檻舊日的門,隔開了喧嚷與靜謐,分開日子的晝與夜。

必須有一口井,勒幾道索痕,讓生活多一些清洌與透明。

把日子的滄桑慢慢磨平,讓平淡多一些詩和遠方。

還要有一些溫暖藍,淺飲過一束束的陽光。咀嚼不急不慢的愜意,品起青瓷養過的茶湯。

天地無須大,不再是陋室銘里的半闕星月。

當光影弄花,獨處了安祥,恬淡幾許躁動的心。

時光里的流泉,每一棵花草都是相思。

老城的網

里三層是網,外三層是網,小巷與前世隔了三百年。

沿巷參差不齊的電杆,像飽經滄桑的老人。沾滿塵埃的佇立,讓擁擠的小巷沉默寡言。

天空被橫切開來,陽光斑駁了的舊日,滴漏了拉直又彎曲的網。

幾百米長的仁豐里,散漫著生氣與傳說。

塗上了淡灰色的牆,長了歲月的苔痕,一腳腳的青石眉骨。

逼仄的路,讓走不到頭的光明,敲開一扇扇居家的門牖。

晨曦下的藍更多的湧來,讓小巷充滿了豐盈,變得喜悅。

從舊的光陰里緩行,披起青春的巷衣,褪卻盛年的繁華。在昏暈的路燈下,垂下低低的剝落。

或許舊時的庭院很大,巷道里走過一遍遍的馬車。

那時的花開在人家的藤架上,牆壁上跑過了春天的足跡。

說白了,那時的大戶人家,只一姓便是仁豐里的主人。

像老城的網,原本是歲月荏苒里隨意卻步的手串。洗凈了鉛華,依舊呈現小巷舊年的美麗,新生的姿容。

一滴雨收起了翅膀,擠過上空,端坐在青石上,宛如凝玉。

我寧願相信縱橫交織的網是老城結痂的歲月,有痛有酸。

布滿更多的傳說與神秘,斑斕了時光里的流泉。在流經小巷的一刻,與恩賜重逢,搖醒了曠大寬闊的生髮。

馱著幽幽夜色,棲落在古城的檐角,踩點現代的音符,起舞。

典當崛起的魂靈,等待時光之書一頁頁的落下。

在新的都市,沐光起航。

有一處公園叫鳥兒的家

芳草葳蕤的三灣公園,拉開一道陽光的隧道,靈動覆滿了起伏的河灣。

流經運河的水放頌著浪花,親近著風,親近著地,親近著鄉間一處處的禾香。

過往的雲朵,以一藍洗凈疲憊,洗凈了禪心。

河畔偉岸的安居樓,闌珊的夜花,來來往往,是鳥兒歸向家園的燈。

天空,一隻白鷺正飛在古水之上,舉起了波光,羽翅沾靈,明潔而虔心。

歸鳥飛來,恰好你我必經的相遇。

隔著濃烈嫣然的時光,花事舉著雲,送來的旖旎,落進了公園的每一處叢林。

被百花點亮的三灣,恰如煙波里的藍天白雲,疊水為暖,送向了遠方。

春光正媚,遠行的腳步幸好經過,古水之上的浩淼,一汪傾流的雨田。

屬於我的家園,有永不停息的潮汐,看春水瘦,慢生蓮,素妝青衣的新區。

白雲下,萬物的影子閃著前世的光芒。

你看,一隻鳥被風吹動翅膀的幸福,江水築起家的影子。

經久的沉湎,比如春光,比如溫暖,比如快樂。

【作者簡介】

向翔,本名萬長正,1966年生。江蘇省散文詩學會會員,揚州市作協會員,揚州市作協散文詩創作專業委員會委員,揚州文藝創作研究會詩歌創作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作品散見《詩選刊》《意林美文》《散文詩世界》《散文詩作家》《春風文藝》《世界日報》等報刊,併入選多種中國散文詩年選版本,有作品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電台散文詩專輯播誦、入選電視詩歌散文欄目在央視網等媒體播放。獲散文詩等文學大賽獎項,參加2017中國知名散文詩作家開陽筆會。

訂閱:可點擊本文標題下方的「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鏈接直接關注,或掃描「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二維碼,或加微信公眾號:zgswsyjz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 的精彩文章:

山 珍:回到故鄉,悠然成一株梅
彭流萍:在一尊雕像前叩問自己的靈魂

TAG:中國散文詩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