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與恐龍相比,人類只用十萬年就進化到高級文明偶然性很大

與恐龍相比,人類只用十萬年就進化到高級文明偶然性很大

人類在地球上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但是人類同樣是地球最初生命盧卡(LUCA,地球所有生命最後共同祖先)的後代,有長達40億年的家族史!我們知道,在地球歷史上,哺乳動物和恐龍幾乎是同時出現的,而非恐龍滅絕後才出現哺乳動物。因此哺乳動物和恐龍的歷史一樣悠久,但恐龍卻比哺乳動物早滅絕,恐龍的發展戛然而止。於是哺乳動物獲得了比恐龍多了整整幾千百萬年的發展時來進化出智慧生物。

為什麼恐龍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演化,沒有出現文明呢?

恐龍經歷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這三個時代持續了近兩億年,被稱為中生代。中生代可以說是最美好的時代了,因為這麼長的時間裡地球沒有發生什麼大的災難,生物們生活在較為穩定的環境之中,而穩定的環境使得生物在演化上會比較慢,畢竟生存壓力很小。

恐龍在三疊紀末期強勢崛起之後就迅速成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霸主,它們的身體結構可以說是高度適應環境的,所以恐龍的外形沒有大的變化,腦容量也是。別看恐龍的智商和我們人類沒法比,在中生代,其智商是完全夠用的, 再加上強大的身體條件,沒有壓力要變得更聰明。

有沒有自我意識,差不多也等同於判斷大腦的能力有多強,太弱的大腦,是不可能發展出自我意識這樣高級的神經功能。要想創建題主所言的高級文明,首先得有能行使高級神經功能的大腦作為物質基礎。

人類是一種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億年前的「似哺乳爬行動物」,基本上是跟恐龍同時出現的,所以人類的進化史不比恐龍短。

我們生活的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的時代,此時動物的大量腦榮和智力水平都要高於恐龍,這是物質基礎。如果人類要是選擇物種的進化路線也跟恐龍一樣需要上億年的進化才能適應環境,說不定我們人類會死在進化的路上,因為在進化的路上我們跟身邊的生物比根本不佔優勢。不要說不可能,有多少生物都死在了進化的路上菜葉網,包括恐龍,還有無數個化石告訴我們它們都犧牲在進化的路上。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選擇了智慧進化,現實告訴我們選擇智慧進化是對的。

還有就是由於食物體系的變遷,使得沒有天生咀嚼能力和捕食能力的人類得到了另外的進化路線。優化大腦、利用智商取勝了。而擁有強大咀嚼能力的一種類人猿反而滅絕了。如果食物充足,不需要下樹或者來到平地的人類不需要開動大腦想辦法,那還不是無論多少年都沒用。那些不適應叢林和樹上生活的差猴子變成了人。因為獲取食物的體系變了,你的能力變了。你沒辦法跳進水地就去咀嚼水草、蘆葦根莖了。環境逼迫一些人猿利用智商獲取食物。走了一條新的路徑。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神秘因素,並不排除智慧生命的干預。目前看可能性很大。就是說環境和外來干預兩者結合是決定因素。

也許人類對火的應用是促進人類文明迅速發展的一個因素,自然界所有物種中,只有人類可以發現並應用火的各種用途,其它大多數物種看到(感受到)火,就會逃走。而火的應用也被認為是偶然的事件菜葉網。火的應用催生了人類工具的變革,改變了人類的飲食習慣,改變了人類休閑時的娛樂活動,人類逐漸發展為高度社會化的物種,建立起部落、國家。

所以與恐龍相比,人類只用十萬年就進化到高級文明偶然性很大。

但是不要只看到人類最近的十萬年,或者一萬年,甚至三百年。文明的發展在加速,從人類進入文明時代(能夠系統、自覺的加工、使用工具),人類身體上的變化很小,遠遠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人類能夠從茹毛飲血到火箭上天,依靠的是軟體——也就是社會形態的變化。

道理很簡單,對於普通動物而言,知識是不能在一代一代之間傳承的,所以普通動物的知識幾乎不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這就是一條平直的曲線。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其社會形態讓知識可以在代際間傳承,所以人類的知識總量是一條加速度曲線,同時,人類社會的分工也讓這種知識產生的速度越來越快菜葉網,那麼自然人類的知識總量會呈現爆炸性地增長。

人類的誕生及文明的出現有必然原因,同時又充滿了各種偶然因素。人類以及我們創造的文明是獨一無二,同時也是非常偶然的,如果我們人類沒有出現,或是在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可能地球上沒有動物能夠在這個時間段內創造出文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人類文明就是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這種猜想是否有可能性?
探索解密,瑪雅人到底是不是外星人?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