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柴燒,浴火重生涅槃彩

柴燒,浴火重生涅槃彩

鐵胎

乃天成

浴火重生

涅槃之華彩

——柴燒壺

好的器物,是要有溫度的,能從指尖傳到心頭的熨帖,砰的一下,一見傾心,再見如故,三見留戀,柴燒便是如此。

平日里精緻華麗的器物用的多了,心裡難免受累,就像人生中繁雜的事多了也會煩惱,而小到一方席間,也是如此。我們不難找到充滿匠氣滿身精繪的器具,但有時候,總是覺得少了些親切之意。

初見柴燒,我是不喜歡的,總覺得不免透出些拙氣,可機緣之下,用了幾次,便覺得安分古樸,更有了一種不同於傳統瓷器的靈巧。在古時候,燒窯極為困難,柴火難以控制,人們紛紛追求不落窯灰不著火痕的光潔瓷器,而現在,這種充滿曠野氣息的柴燒,一下子把我們拉回了自然,使得在鋼筋水泥之中,依然能夠欣賞到如此向天祈求的偶然美。

而真正的柴燒,由於胎體直接曝露在柴火與窯灰中,總是有著不同於其他的火痕肌理。火焰在窯中奔走,舔舐鐵胎,壺身通體遍布陰陽火焰走向,而陽面大多落灰明顯,輕揚的窯灰在高溫下熔融,凝結成釉,出窯後收縮微裂,細看紋如蟹爪,頗有玩味。

平時愛泡茶的人,總會根據心情或者時令來更換茶席,而隨之不免要常添置一些器具,精工細作的杯盞挑的多了,難免審美疲憊,而此時若有一把柴燒壺置於泡台,便覺得恰合心意。因為柴燒看似無為天成,實則卻是千挑萬選,燒窯時數十日無眠無休,輪流添柴看火,齊心協力的傑作。所以每每把玩柴燒壺,捧在手心,彷彿都能感受到剛從窯爐里出來的溫度,周身的落灰小點,細細密密像是林間溪底的細沙,一圈圈的焰痕,又像是日暮山頂彩色的晚霞,又像是彩石灘邊濺起的浪花,隨看皆是景。

且用柴燒壺泡出來的茶,總透著不一樣的香,這都得益於本身胎體含量極高的鐵質,活水保溫,就跟用鑄鐵壺燒水回甜是一個道理,因此像台灣一代尤其喜歡用柴燒來泡高香的烏龍,日本、韓國則更是把柴燒奉為珍品,如日本的備前燒,信樂燒,每一隻都價值不菲。

時至今日,雖然柴燒為自己正名,以古樸靜謐的自然之味重現世人眼前,但由於費工費時,燒造難度極大,成品率低,因此精品亦不多見,弘益手造旨在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生活的美好,既選當代細工精器,又顧含蓄自然之美,此次柴燒,火痕烙於鐵胎,柴灰熔成釉面,搖曳生姿,紋若蟹爪,通體金彩,見光呈五色七彩,實屬難得。日常使用,貴客招待,亦不落俗套,可單器於席間取用,也可配成套柴燒,一桌古意盎然,若再配上一枝桌花,真可稱其精妙。

弘益手造,年度精品柴燒壺,可單獨使用,可成套入席,量少,每把柴燒火彩均不相同,各具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益茶道美學 的精彩文章:

TAG:弘益茶道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