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遭誣陷被賜死,知道誰來傳詔後說:我死不了了
張浚,漢州綿竹人,他是南宋著名的宰相,同時也是抗金名將。
張浚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他力主北伐,一心要收復失地,於是他就跟大奸臣秦檜產生矛盾。
1146年,張浚再次上疏,要求朝廷備戰抗金。秦檜大怒,讓宋高宗罷免了張浚檢校少傅、節度使、國公官爵,只保留了他特進的官職待遇。
1150年,張浚又被貶謫到永州。在去往永州時,張浚只隨身帶了幾箱子舊物,大部分東西都留在了京城家中。
秦檜想置張浚於死地,於是就向皇帝誣陷張浚,說他和蜀地舊時的部下書信來往,在策劃謀反,要求朝廷抄家檢查。
按秦檜的想法,即使抄不到謀反的證據,肯定也能抄出些對張浚不利的物品來。比如巨額財產、不恭敬的書信等等。
於是宋高宗真就派人去抄張浚的家,結果令人大出意外。
張浚家裡不但沒有巨財,反而還很清貧,大部分是舊衣物和書籍,有一些書信,裡面還全是忠君愛國的言詞。
宋高宗十分感動,他對臣屬說:「沒想到張浚如此清貧。」於是高宗派人去追趕張浚,賞他三百兩金。
家被查抄的事,張浚已得到消息,但他自知沒做虧心事,所以也就泰然處之。
這時秦檜又派人對外放出消息,說皇帝已派出使者,要賜張浚自盡。希望張浚聽到消息後會做出錯誤的反應,反叛或者自殺。
張浚聽到謠言後,他的左右都大哭起來。
張浚非常鎮定,他對左右說:「你們哭什麼呀,我要是罪該當死,那就以死向國家謝罪好了,沒什麼的。」
張浚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情,他問報信的人:「傳詔的使者是誰呀?」
報信的人說:「是楊存中的兒子,楊偰。」
張浚笑道:「呵呵,那我是死不了了。楊存中原來是我的部下,朝廷要是賜我去死,不會派楊偰來傳詔的。」
不久,楊偰到了,他宣讀了聖旨,並拿出三百兩賞金。張浚謝主隆恩。
秦檜死後,張浚又回朝任職,還是積極部署抗金措施。
1164年,宋高宗讓左相湯思退加緊辦理降金求和事宜,張浚感到抗金無望,請求退休。於是張浚被罷相,改授醴泉觀使閑差。
同年張浚病逝,葬於寧鄉。


※這位昏君被罵幾百年,通過古墓的發掘,可以還他一個公道了
※作為開國皇帝,他不殺功臣,五虎將全都善終,因沒防住一人而慘死
TAG:寶讀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