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最大的恥辱,戰敗再來就行了,為什麼夷陵之戰一蹶不振了?
文史
08-14
戰爭,古代為了爭奪資源的一種手段。人們經常崇拜百戰百勝的人,但其實屢敗屢戰的人更可貴。劉備三國的主角之一,他算得上是很好詮釋了屢戰屢敗,什麼夷陵之戰後劉備就徹底一蹶不振,直到死去。
有人說,夷陵之戰那是劉備成為地區霸諸侯最大的失敗,這作為成功者打擊太大,畢竟原來他什麼都沒有。其實不僅僅是這樣。劉備奮鬥一生不是為了當一個區域霸主,他想做劉邦。但夷陵之戰徹底震碎了他的希望,蜀漢主力幾乎毀滅,剩餘的被黃權帶走投降了曹魏,不僅如此,四大將軍關羽、張飛、黃忠都死了,剩下一個馬超只能尊不能用,其次,馬良死了,這可是外來集團的一個精英,可以說是損兵折將傷筋動骨。
劉備攻孫權不顧一切,一覺得他才打完孫權能低下臉賠禮道歉嗎?不可能。作為僕從軍,沙摩柯可以說是一大助力,連他這個荊州南部的土著都死了,劉備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助力了,劉備不小了肯定不敢,心情能好嗎?


※看楚漢人員組成,你就知道兩方戰力對比了!
※東漢名士,曾因貌美代替曹操接待外族使者,曹家嗣位之爭不支持自己女婿!
TAG:歷史趣說誠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