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興奮劑,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廣泛服用,以提高戰鬥力

二戰興奮劑,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廣泛服用,以提高戰鬥力

Benno Zieser在他的書《通往斯大林格勒的路》中描述了一個喝酒的例子:野戰廚房晚上到達分發口糧。每個人都喝了一瓶杜松子酒。痛苦的經歷教會我們不要對這種慷慨大方感到特別高興:這絕對是一個不好的跡象。我們沒等多久,就接到命令,早上六點進攻。那天晚上我們沒睡好。

為了達到較高的軍事效率,德國司令部使用了比酒精更有效的物質。特別受歡迎的是一種叫Pervitin的興奮劑的使用,這是甲基苯丙胺的商業名稱。在20世紀30年代,柏林Temmler Werke公司的藥劑師使用它作為精神興奮劑。根據前國防軍軍事人員的證詞,Pervitin於1938年開始在軍隊和國防工業中使用。

1939年,在軍醫奧托·蘭克的指導下,對大約90名學生進行了Pervitin測試。測試結果呈陽性——學生們表示相信這些藥片能幫助他們感到精力充沛、身體健康。在入侵波蘭之前,坦克司機得到了Pervitin,後來他們也被發給了飛行員,使用這種興奮劑的德國空軍飛行員每天可以出動六架次。

多虧了甲基苯丙胺,士兵們從疲勞和恐懼中解脫出來。服用藥物後,士兵們更有信心,不感到疼痛,也更願意冒險。根據證詞,它也被德國最高司令部使用,包括希特勒本人。然而,Pervitin引起了依賴性和副作用。當Pervitin帶來的愉悅結束後,士兵們經歷了身心的疲憊。甲基苯丙胺的其他負面後果包括噁心、攻擊性、易怒、困惑、焦慮和偏執。長期使用Pervitin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後果。

據統計,二戰期間,製藥公司Temmel向德國空軍和德國國防軍提供了超過2億粒Pervitin。大多數「興奮劑」都是在法國、荷蘭、比利時、波蘭和蘇聯部分地區的先進部隊中進行的。德國國防軍歷史博物館館長Gorkh Piken說:「為了佔領比荷盧三國和法國,在1940年4月,國防軍訂購了3500萬片pervitin。」

Pervitin是二戰期間德國士兵使用的甲基苯丙胺品牌,在這些藥片容器中被分發。軍人彼得艾默里奇回憶道,「1941年6月底,我們越過蘇聯邊境,從我們的軍事醫生那裡得到了一顆神奇的藥丸。他們給了每個開車的人。我感覺很好,沒有喝醉,我只是不想睡覺或吃東西。沒有時間休息,它命令我:不惜任何代價,只能前進。」

並不是所有士兵都服用甲基苯丙胺。坦克工人和飛行員在很多情況下使用所謂的「坦克巧克力」和「Fliger巧克力」,裡面添加了Pervitin和咖啡因。直到戰爭的最後幾天,人們還在努力研製改良的精神藥物——一種名為D-IX的新葯,其成分中含有5毫克可卡因、3毫克pervitin和5毫克羥可酮。試驗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進行。

薩赫森豪森紀念館的科學負責人阿斯特麗德·賴(Astrid Lai)描述了這一事件:「他們必須繞著一個圈走,每個圈的後面都是幾袋重達33磅的沙子和石頭。」有了這些興奮劑的使用,人們可以不間斷地運動超過一天。二戰結束後,許多德國藥劑師繼續在美國研製興奮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清末到民國各時期的士兵照片,抗日那張讓人落淚
穿裙子的納粹:以折磨和殺害集中營囚犯為樂,服務於多個兵種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