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3
三十年前的七夕,人們是怎麼表白的?
首先,被表白一方會聽到一段鈴聲,然後看到下面這行數字。
「1798」「5824」「12234」
三十年前風靡一時的傳呼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BB 機或者 Call 機,一開始是沒有留言功能的,僅能顯示呼叫你的人的號碼。後來支持留言後,引發了一場「數字告白」的風潮。
而上面這些意思為「一起走吧」、「我發誓」、「與你愛相隨」以及今時今日依然流行於年輕一代之間的「520」黏膩數字代碼就是 30 年前通過傳呼台和傳呼機轉達的戀愛告白。
要提早很多撥去 Call 台的,因為大家都想在零點發嘛。但是你很早打過去也沒用,一直是忙音的,等到成功接入了,你就可以報了「你好,我要 Call 十台機,3314 5342 5313 4231…… 姓 X,全部發恭喜發財!」
我爸今年春節,還在給我講那時候是怎樣用 BB 機給朋友客戶拜年的。
你說那時候怎麼會想到,三十年後隔著手機拜年都能看到樣了,你弟在美國旅遊都能搶到我昨晚發的紅包呢?
是啊,別說三十年了,即使十年,又或者兩三年後,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相信也很難回答得出來。
1983 年,命名為「長樂台」的中國內地市場第一家尋呼台落地上海,正式標誌著尋呼機進入中國消費電子市場。1984 年 11 月,長樂台首批 1600 台尋呼機一搶而空。
就在隨後的 15 年時間,尋呼業務達到了巔峰期,大街小巷中的每一個人,腰間幾乎都會別著個尋呼機。「有空 Call 我」其實早在尋呼機時代就成為了那時候的流行語。
到了 1998 年,全國尋呼機用戶突破 6546 萬,名列全球第一。
同時期風靡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還有經常出沒於港產片中,頂著一頭蓬鬆捲髮,穿著白襯衣、喇叭褲、尖皮鞋、戴著蛤蟆鏡、夾著手夾包的黑社會大佬手中拿著的大哥大。
1987 年,廣東與港澳實現移動通信接軌,率先建設了 900 MHz 模擬行動電話。同年摩托羅拉也在北京設立辦事處,銷售該品牌的大哥大。這也意味著中國步入了移動通訊時代。
當時價格在 500 到 3000 元間的 BB 機,不少人咬咬牙還是能買得起的。但大哥大就未必了。無論是早期的兩萬多還是後期的一萬多,對於當時的普通消費者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自然,它就成為了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電影《乘風破浪》中的彭于晏,為了給未出生的孩子留下一筆財產,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去屯 BB 機了。當然,在今天看來這是很可笑的事情,但這確實是當時一部分人的縮影。
電影《乘風破浪》劇照
他們只是沒想到,BB 機甚至是拿在手上倍顯拉風的大哥大,後來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叫手機的東西取代。
「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李玟在廣告中喊出的這句台詞,成為了那個年代獨有的記憶,深深地烙在了人民腦海里。
這是波導的靈魂人物徐立華投放在央視的廣告,為此他貸款了四千萬。此前的徐立華,是做尋呼機的。
波導手機廣告. 圖片來自:搜狐網
率先感受到移動網路迭代所帶來改變的徐立華,嗅到了手機即將爆發的味道。現在人們常說的 3G、4G 中的「G」其實是 Generation,也就是代的意思,而大哥大所使用的網路被人們稱為 1G,也就是第一代行動電話通信標準。
2G 相比起 1G 最大的變化是由模擬信號,轉變為了數字信號,而目前我們使用的 3G、4G 包括即將推出的 5G 所使用的都是數字信號。轉為數字信號後,手機的玩法就多很多了。
你們知道,人類發出的第一條簡訊內容是什麼嗎?是 Merry Christmas(聖誕快樂)。
這是沃達豐公司工程師 Richard Jarvis 通過 GSM 網路(2G 網路的一種制式)在 1992 年 12 月 3 日發出的。
當然,第一次發出不代表這項功能普及了。簡訊業務在 2000 年左右開始迅速增長,當年全球有 17 億條簡訊被發出,而到了 2001 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 250 億條。
踏入手機時代後,人們深切感受到的不僅是通信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連手機的樣子也發生了巨變。
但進入 2G 時代後,真正改變生活的,是人們首次嘗到了用行動電話上網的滋味。
我記得大約在我小學五、六年級(06、07 年)的時候,市面上的手機已經逐漸從只能聊簡訊打地鼠的小靈通換成可以上網、下 Java 軟體的彩屏手機了。
現在給你 300M 流量,估計快的能 3 分鐘用完,慢的也基本只能撐一天。但當時 10 塊錢的 30M 的流量應該夠用一周了。
上 3G 門戶網看文字籃球直播、不聊天也要掛著的 QQ、在農場上「偷菜」、逛充斥這大量火星文的 QQ 空間,這些在現在看起來十分無趣甚至還有點傻的事,在那時候卻讓人倍感新鮮和著迷。
相信下圖這個眼神深邃的男人以及他手上的手機大家都很了解了吧。
但你可能不知道,為了這台手機的發布,喬布斯也就是上圖那個男人排練了好幾天時間。而且直到排練的最後一天,網路無法連接、電話無法撥通、甚至死機、自動關機及的情況還時有發生。
所幸的是,發布會大獲成功。這個男人以及他手上的手機,也被譽為再一次改變了世界。而我們,也正式步入智能手機時代。
至於智能手機時代的事,相信正在親歷的各位也無需我多說了。
尋呼機、大哥大的出現讓煩悶的八十年代擁有了新的社交方式,增添了不少樂趣;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出現則是從衣食住行中讓生活更為之便利。而 AI 的出現,則是從人與科技的連接上開始新一輪的生活革新。
經常逛淘寶的你,有沒有留意過頂部滾動的 banner,展示的全部是你最近經常瀏覽的商品?一位設計師一天不吃不喝,頂多也就做五六十張海報吧,即使每十個用戶配備一個設計師,那也得請幾千萬個啊。
阿里魯班的設計邏輯. 圖片來自:優設網
其實,這些海報,早已不是通過人手設計了,而是通過一個叫魯班的 AI 設計師設計的。
你猜他一天能做多少張圖?一秒 8000 張,一天 6.9 億張。
自 AlphaGo 完勝人類後,AI 在被譽為人工智慧元年的 2017 年漸漸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設計師魯班、編輯 Dreamwriter、還有用於醫療影像的「騰訊覓影」等 AI 技術,在這兩年中,開始滲透並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騰訊 Dreamwriter 現場演示
而 AI 下一個要革新的,就是我們的出行方式。
汽車在這數十年間,經歷了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械時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聯網時代過再到即將踏入的 AI 時代。
將於 8 月底上市的廣汽新能源 GE3 530 將搭載首款廣汽騰訊車聯 AI 系統。該系統擁有社交出行、一鍵找樁、智能語音、QQ 音樂、 實時導航五大核心功能,通過多方面改變出行方式。
GE3 530
廣汽騰訊車聯 AI 系統語音助手
當駕駛純電車出行時,車主最擔心的就莫過於半路沒電了。但是,有了廣汽騰訊車聯 AI 系統後,就不需要再為這種情況擔心了。
該系統的一鍵找樁功能,可以實現通過 AI 檢測實時續航狀態,一旦 GE3 530 處於低續航狀態下時,系統就會自動提示查找充電樁,並顯示周邊充電樁的類型(快充 / 慢充)以及數量,並能結合路況給出最佳路線,讓車主徹底告別走到半路沒電的焦慮。
一鍵找樁界面
社交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廣汽騰訊車聯 AI 系統也將最常用的社交軟體——微信,移植到了車上。通過車載微信,用戶不僅可以在車上和朋友聊微信,還能通過系統發送實時位置、集結點等地理信息,讓集體出行更方便。
好友集結功能
而擁有了微信支付加持的 GE3 530,能在全國超過 16000 個 ETCP 停車場中使用停車費無感支付,免去煩人的排隊困擾。
ETCP 停車場
除了通過微信社交使駕駛更輕鬆,GE3 530 還實現了 QQ 音樂首次車端應用,超 1700 萬首海量最高品質無損正版歌曲供車主選擇,通過語音可實現模糊搜歌,通過騰訊大數據的用戶畫像分析功能,結合用戶平時在手機上的收藏、播放歷史等,為用戶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車內「音樂廳」,使駕駛的過程更為愉悅。
QQ 音樂館
車載導航功能似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當中大多需要付費升級,也不具備路況實時反饋的功能。導致很多車主寧願選擇使用手機導航都不願意使用車載導航。
導航界面
而 GE3 350 搭載的免流量實時導航系統創新地集成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雙核心,車主可根據喜好自由選擇切換,不僅能實時更新路況信息,還能智能規劃最佳出行路線。
地圖搜索界面
另外,廣汽騰訊車聯 AI 系統在語音操控上比其他車載語音也走得更遠,超快的 1.2 秒語音辨析,自備 31 項免喚醒功能以及包括天窗控制、座椅加熱、儀錶背光調節在內的多項控車功能。在雙手無需離開方向盤的安全基礎上,實現了語音控車的功能最大化,例如結合 QQ 音樂實現語音模糊搜歌,把車廂變成專屬音樂廳。
系統語音助手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蒸汽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溝通方式。
儘管傳呼機的 BB 聲已經成為了消失的聲音,但那些用「5201314」代表「我愛你一生一世」的記憶卻仍然埋藏在很多人心中。而科技,也還在這個以 AI 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努力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寶可夢探險尋寶》試玩:超萌的皮卡丘登陸手機,快點來抓小精靈吧!
※索尼把電影成片當作預告片傳上網,是大烏龍還是小心機?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