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元是今年金融市場動蕩的主因?

美元是今年金融市場動蕩的主因?

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主要源自一個觸到痛點的因素——美元。

投資者緊盯股票指數和債券收益率走勢,但是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數字也許是美元匯率。很顯然,第二季度美元的突然上漲導致許多原本賺錢的交易打了水漂,並改變了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路徑。在某些地方,這種痛苦正在加深:上周土耳其里拉兌美元暴跌,進而在全球市場掀起波瀾。上周五,ICE美元指數創下一年新高。

2017年,隨著美國以外地區經濟增長提速,美元匯率全面下跌。這促使投資者轉向高風險資產: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上漲了逾30%。

這股熱潮在今年年初延續。但是緊接著,隨著美國經濟加速增長、其他地區增長勢頭停滯,美元出人意料地轉為上漲。第二季度,美元兌歐元上漲5.5%,兌日圓上漲4.2%;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漲勢更加迅猛,兌巴西雷亞爾飆升17%,兌南非蘭特大漲16%。

2017年上漲的各類資產在2018年幾乎都走勢逆轉。經曆數月的動蕩後,有理由相信今年剩餘時間美元走勢將較為平靜,新興市場和其他波動性資產的風險將降低。

奇怪的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走尋常路的美國政策造成的,無論是稅收、貿易,還是北約等政治聯盟方面。但即便美國成為全球破壞者,事實證明美國資產對投資者還是更具吸引力。而且在市場出現不確定因素時,美元作為避險資產也仍受到追捧。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元仍佔主導地位。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16年的調查顯示,在每日交投規模達5.1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上,美元交易佔比高達88%。儘管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確認的10.4萬億美元已分配外匯儲備中,美元仍佔62.5%,相比之下歐元只佔20.4%。此外,美國資本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強的市場,這使得美元對於那些尋求融資的公司和手持現金的投資者頗具吸引力。

美元走勢不僅反映全球經濟增長的變化情況,還能影響其趨勢。最為明顯的一點是,美元升值會收緊新興市場的金融條件,這可能會促使這些國家的央行加息以提振本幣,或者會壓制商業銀行貸出美元的意願,因為隨著本幣貶值,其收回資金的可能性將下降。儘管新興市場貨幣的浮動匯率降低了危機突然爆發的風險,但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美元下半年的表現可能不再具有這麼大的破壞力。美元兌歐元等主要貨幣已經停止攀升。歐美在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方面的分化因素看來已被市場所消化。

在那些因美元升值而暴露了薄弱環節的新興市場,美元可能繼續帶來麻煩。對於土耳其等國家,如今的問題在國內而不是在外部。今年以來土耳其里拉累計貶值36%,投資者對該國信心嚴重不足,這個問題是美元全面走軟所無法解決的。在更宏觀的層面上,市場將受到中美貿易爭端和人民幣是否繼續貶值的影響——人民幣貶值將增大其他貨幣的貶值壓力。

美元這輪上漲伴隨著美國經濟更為強勁的擴張,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摺合成年率增長4.1%,但美元升值對國內經濟也有不利的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強勢美元或將有損美國公司利潤,因為出口競爭力會下降,海外收入所能兌換回的美元會變少。減稅措施雖然刺激了經濟增長,卻也推高了預算赤字,而後者或將導致投資者開始考慮美國的債務規模。

另一方面,或許可以討論的是,以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是否便宜到足以吸引人的地步。美國以外地區的經濟增長已有趨穩跡象,海外股市已開始反彈。假以時日,不那麼具有破壞力的美元或許可以增強美國以外地區的增長動能。

*本文轉自《華爾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新法案縮寫FART 被網友玩壞 「無視WTO果然很臭!」
中國為何買了上萬億的美國國債?美國會不會賴賬?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