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止七夕,願與你相伴朝夕

何止七夕,願與你相伴朝夕

GIF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唐 | 白居易 《七夕》

七夕作為中國愛的節日,在古時體現了人們對宇宙星辰的敬畏,而後又逐漸成為美麗傷感、流傳亘古的傳說。

文獻中最早出現「牽牛」、「織女」記載的,是創作於西周的《詩經·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此時的牛郎織女,還只是天上兩顆被人格化了的星辰。

到了東漢,中國文人已經將牛郎織女相愛而不能團聚的傳說初步做了一個交代: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五代 | 佚名《乞巧圖》(局部)

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01

以七為美的女兒節

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說女子乞巧(意為祈福)的活動源於漢初劉邦的後宮:「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

可見,在古代,七夕其實是以女生為主的綜合性節日。這一天好閨蜜聚聚會,切磋一下女紅,玩玩遊戲,像織女星祈福,並沒有男生什麼事,男生大抵只是是湊湊熱鬧吧。

為什麼選擇這個日子呢?因為七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傳說女媧創造蒼生時,在第七日造出人來,人有七竅,樂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詩……

再加上《黃帝內經》中將「七」定義成女子的生命之數:女子七歲齒更發張,二七就發育有了月事,為生育做好了準備,三七、四七都是身強體健之時,五七身體漸漸衰弱,六七開始生白髮,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終止。這樣一來,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對女子意義非凡,

兩個吉祥數字疊加,七夕乞巧祈福順理成章。

五代 | 佚名《乞巧圖》(局部)

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02

七月七日長恨曲

其實七夕真正成為中國的情人節,男男女女在此日定情,大抵是托白居易的福。

公元806年,時年35歲的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游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長詩為《長恨歌》。

曲成之後,廣為流傳: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長恨歌》收尾時提及了這特殊的乞巧節,雖是虛指,卻讓本來打醬油的男生也順理成章的參與了本屬於女生的節日,七夕也逐漸成為男女定情的節日。

白居易:《長恨歌》

03

一頁紙薄,萬葉情深

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也有乞巧節。

有「日本詩經」之稱《萬葉集》收錄關於七夕的和歌多達一百三十餘首,此書作成於奈良時代,公元八世紀,正是中日友好交流的黃金時期,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慣例的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

民間除祭星乞巧、曝衣曬書之外,人們還將心愿寫在五色紙上,掛在竹枝枝頭,第二天將竹枝和燈籠一起順水漂流,象徵心愿直達天河。

「但願天長久,秋夕永恆多。」為了有情人的相聚,詩人山上臣憶良在《七夕歌十二首》中祈願天長地久,秋夕永恆。與蘇軾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誇張的想像表達了善良美好的願望。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

有你,才是七夕

以中式庭院兼具日式和風之美的汀蟬懷石料理,也同往年一樣,為您和愛侶精心準備了風雅詩意的七夕懷石套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弦月彎彎,楊柳依依,想必此處更易聽得見牛郎織女的切切情思吧。

專屬預約電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汀蟬MIGIWASEMI 的精彩文章:

TAG:汀蟬MIGIWASE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