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望的旅程 人性的光芒

希望的旅程 人性的光芒

希望的旅程 人性的光芒

——《開往伊斯坦布爾的最後列車》之一

文 | 春暖花開

(一)

有時候,因為一個作家,我們會認識一個國家; 因為一個國家,會了解一段歷史;因為一段歷史,會見證人性的美醜。

當我讀完《開往伊斯坦布爾的最後列車》這部小說後,「土耳其、二戰中立國、猶太民族、拯救生命……」這些詞語就不斷地在我的腦海里跳躍……

土耳其暢銷作家艾雪·庫林以一段罕為人知的真實歷史為本,揭秘了二戰時期身處英德俄三方夾擊下的中立國土耳其不為人知的外交斡旋內幕。

土耳其政府為了拯救其居住在法國的本國僑民和其他猶太裔受難者,派出了一列穿越德國開往伊斯坦布爾的秘密列車。

在這趟旅程中,作者對希望、勇氣以及人性光輝的一面作了最深刻的展示,對親情、愛情、友情等人性作了最完美的詮釋,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一個不小心,便是深淵。

這本書故事流暢、易讀,且不落入猶太人大屠殺之歷史俗套。它再次證明人性的光輝以及追求自由的普世價值: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總會有人願意伸出友誼的雙手。

這是一本好讀又好看的小說,土耳其國內銷量突破40萬冊全球數十語種發燒熱賣。具體看點如下:

(二)

01二戰時期保持中立的土耳其應戰外交,保護自己的子民

1941年,戰爭還未殃及到土耳其,但在這個瀕臨戰爭危機邊緣的國家裡,土耳其的局勢就像在滑溜溜的舞池上跟三大首席女伶跳華爾茲:英國人扭著他的腰,想要把他拉向自己;德國人拉著他的雙手,想要他璇向自己;俄國人則用穿著巨大軍靴的腳踩在他腳趾上。

英國不打算提供援助,卻想迫使土耳其進攻愛琴海的島嶼;俄國希望土耳其對德宣戰,好讓自己趁機對土耳其揮兵;納粹把猶太人集中起來送到巴黎,再送到位於德國的集中營。

土耳其政府努力不參與戰爭保持中立,保護自己的子民,並成為二戰時期唯一願意收留猶太人的國家。

其中有一個鏡頭尤為感人:土耳其駐法國領事館領事納西姆.肯德,在得知土耳其籍猶太人被德國人逮捕,送上開往德軍佔領的巴黎的列車時,與車站人員交涉無果,毅然跳上列車,與本國同胞共患難。在與德國納粹鬥智斗勇後,最終成功挽救了幾十名土耳其及非土耳其籍猶太人的生命。

土耳其外交部最終安排了一趟載滿猶太人的列車橫穿德國,滿載著生命,也是愛與希望,在納粹的魔掌下一路驚魂逃亡,在恐懼焦慮欣喜溫暖交織中,回到了土耳其。

02一對不被祝福的夫婦,由土耳其到法國,由法國逃離回家的故事

追求婚姻自由的希娃背離了宗教信仰,違抗了父親的意願,毅然嫁給了猶太人拉斐爾。然而,在追求婚姻自由的道路上,付出的是遠離身份、事業、親情與國家以及顛沛途中的迷茫與孤獨的高昂代價。

德國入侵法國,拉斐爾在工作的藥店被蓋世太保抓捕。在一次驚險而成功的救援後,拉斐爾得以脫險,兩人最終決定拋卻各自家族中存在的種族差異,從戰亂的法國搭乘最後一班列車返回故土伊斯坦布爾。

回到土耳其後,是否能得到父親的寬恕,仍是希娃在飽受死亡威脅的同時,最為憂心忡忡、忐忑不安的問題。

一切源於情,也止於情:空間的距離,觀念的隔閡,形式上的分裂,都割捨不斷親情、愛情、友情與恩情,人們在非常時期最終超越了各自狹隘意義上的愛與信仰,自覺地體現出如大海般人性的光輝與博大。

她在到達伊斯坦布爾的站台上,看到「在人群最後面,有個白髮紳士獨自站著。他背靠一根鑄鐵柱子,手裡扶著拐杖,一動也不動。」小說便是在這樣一個令人動容的場景中落下了帷幕。

女主角希娃真摯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無與比擬的勇敢(為愛情勇敢,為同情勇敢,為人情勇敢)可圈可點。

03姐姐莎比哈的不快樂焦慮從何而來,如何化解

沙比哈因對妹妹希娃的嫉妒,撮合了希娃與猶太青年拉斐爾的婚姻,導致父親與妹妹最終決裂,妹妹被迫從土耳其遠走異國他鄉,隨夫去了法國。

妹妹的出走與父親隨之而生的憂鬱與病痛,使莎比哈長期處於自責的抑鬱與壓力中,從而無心關心女兒的成長,對丈夫也因內心的不滿漸漸疏離,極度的孤僻讓她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

尤其在妹妹身處危險境地時,更是日日焦慮,她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她始終覺得從小自己對妹妹的妒忌才造就了妹妹今天的命運。

經過心理醫生分析,莎比哈的癥結不是與妹妹的關係,而是與女兒的關係,她不喜歡自己的童年,於是便怪罪於女兒舒利亞,潛意識裡把她當做小時候的妹妹,結果剝奪她的母愛,但莎比哈卻久久不敢去面對自己的軟弱。

(三)

《開往伊斯坦布爾的最後列車》雖然以二戰為題材,但又有別於同類的小說。它沒有過多直接描述德國納粹佔領下的烽煙四起,屠殺與掠奪,它是透過人物的目光及目光所及處的思考,間接描述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在文字中我們看不到硝煙瀰漫的戰場,看不到血流成河的殺戮,但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他們默默地、無私地為了維護生命的平等與尊嚴而戰鬥的情景。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生命,想到了愛與希望。生命該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生命應以平等、自由與尊嚴的形式存在。惟其這樣,當不幸來臨時,愛與希望則成為人們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

因此,生命是底線,愛與希望可以讓它最大程度地進行質的升華,這就是人性的光芒!

今天,我把這本書鄭重推薦給大家,希望每一位愛讀書的人,更希望每一位熱愛與尊重生命的人,共同祈禱與維護世界的永恆和平!

願《開往伊斯坦布爾的最後列車》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希望旅程,一路上歡歌笑語,充滿真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笑乃禾 的精彩文章:

TAG:微笑乃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