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北平原本世紀末將不再宜居!原因是由於太熱了?

華北平原本世紀末將不再宜居!原因是由於太熱了?

文/識局小分隊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即便有三場颱風過境,上海也是熱skr人。據悉,今年全國各大城市經歷了2018年來超長待機的高溫過程,遼寧、吉林、山東、河南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高了2℃以上,重慶連續7天40℃+,武漢連熱天數打破了 67 年的紀錄,濟南刷新 10 年最高氣溫紀錄。

不過識局君最近倒是被一篇報道嚇到了,該報道稱道本世紀末北平原地區極有可能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而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科學研究證明,是傳統農業區的農田灌溉行為加劇了溫室效應。

農田灌溉會加劇溫室效應?按常理不應該是工業排放的鍋嘛?但結果卻是出乎意料,通過兩種不同情景研究(一種考慮灌溉,一種不考慮),研究發展灌溉會使該區域整體的溫度上升增加 0.5 攝氏度。

簡單地來講,雖然空氣中的額外水分會在地表產生局部冷卻效果,但也造成更多的水蒸發,導致空氣中的濕度更高,從而進一步加劇高溫壓力,使熱傷害能力增強。

華北平原佔地3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適宜發展農業生產,也聚集了全球最多的農業人口。但旱澇災害頻繁,尤以旱災最為突出,因降水不夠充沛,華北地區成為了重要的灌溉農業區。

雖然該團隊還同時研究了波斯灣和南亞地區的致命熱浪,但從這個參數來看,華北平原氣溫升高對人類生命的風險高於地球任何其它地方。而且從過去跡象來看,過去 50 年來(1951—2006),華北平原溫度上升速度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拋開其他引起爭議的因素,我們單純地從學術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識局君相信肯定會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覺得是危言聳聽。

但氣候變化事件出現頻率有增無減是事實,北極的熊,瑞典的大火,大連的海參,對於地球的氣候系統來說,一點點溫度的變化都是致命的,我們需要提前布局一些適應的措施來迎接惡劣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災難後果。

您可以同步在新華網、搜狐、今日頭條、騰訊網、天天快報、和訊等11個知名平台查閱和識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內容。

zhijujk | 識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局 的精彩文章:

「60%保障性住房」不是平均主義的狂歡
為何長三角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躁動和狂熱反應?

TAG: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