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中國四大別稱:神州,九州,華夏,中原

古代中國四大別稱:神州,九州,華夏,中原

1,神州

古聖人以中國神州,上當辰極,下正地心,俗稱「神州大地」。中國古有「赤縣、神州」之稱,其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騶衍的人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中國古人大多相信半神文化,中國古代傳說是中神的故鄉,諸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伏羲、神農三個神皇等等神話故事,所以有著神州的稱號,神的子民自古以來認為她是位居世界中心的國度,所以稱為中國。

2,九州

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自戰國以來即成為古代中國地理範圍的代稱。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洪水為患,禹受命治水。他採用「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高處鑿通,低處疏導」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讓洪水快速通過,最終導之流入大海。

經過13年的治理,洪水終於全部都向下游流入海中,江河從此暢通,中華大地上也就初步形成了「九州」。

「州」,從字形上看,乃是河流環繞著高地、山丘之形,《說文》稱:「水中可居曰州。」可見,最初的本意與行政區劃無關,而是天然的地形地貌。

每一個「州」,都是一個高於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陸地板塊。這樣的陸地板塊共有九個,也就是「九州」。

九州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尚書·禹貢》作: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爾雅·釋地》作:冀州、袞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營州;

《周禮·職方》作:冀州、袞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幽州、并州。

3,華夏

西周分封建國,最多時分封了八百多個諸侯小國家,這些小國總稱為「諸夏」。

周王東遷洛邑(洛陽)後,王室的權威下挫,諸侯國之間頻繁兼并,列強國家出現,個別諸侯國做大做強,支流漫過主流。這一時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區,「居楚則楚,居越則越,居夏則夏」《荀子》;此時「華」字開始用於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個『華』字來,按華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個字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二字可單用,亦可以合用,夏和華二字互舉為文,與裔和夷二字互舉為文相同」。《左傳》里的記載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今而始大,比於諸華」,「諸華必叛」,「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華夏兩字並稱,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帶,或有中原地區生活方式的地方。

4,中原

中原,中華文明發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過去那些年的事 的精彩文章:

TAG:過去那些年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