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把握太極拳三階段,太極越打越上手

把握太極拳三階段,太極越打越上手

文|網路編輯 | 禪音

星月池塘

 養生音樂

純音樂 

00:00/06:34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也是現代人喜愛的養生運動,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對我們具有教育意義。那麼,在修鍊的過程中,如何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拳術水平,從而取得滿意的進步呢?

打基礎

開始學練內功太極拳的時候,全日制學練時,最初的10多天最為困惑,許多人都感覺自己特別笨。其實,並不是大家笨,而是因為太極拳內功心法的術語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對於人們已建立的知識參照系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和體驗。

也可能這方面本身就是一張白紙,連個參照物都沒有。但是,這是培養、激發內功的重要途徑,這個途徑必須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來,否則光顧得儘快學會動作,然後去追求動作的規範與否,就會與秘傳內功太極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來越遠。

修鍊太極拳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樣只能徒勞無功,男女老少練習太極拳都可以各取所需。

這樣學練太極拳幾年、十幾年,只能練太極拳套路只相當於天天練體操,可取得活動筋骨的效用,而太極拳豐富的內涵之滋味就無從品嘗。

所以,學太極拳的第一階段,關鍵的關鍵就是解決如何學拳,如何練拳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學會動作要領,粗通神意氣的內涵,並能一點點融進行拳走架的過程中。

內外相合

著名學者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一書中指出:「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通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就是中央的顏色。

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對我們具有教育意義,青少年練習太極拳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未來的發展起著積極影響。

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工夫做到了,修養夠了的人,內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個毛孔都通了,這個時候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到達身體來了,面上都有光彩。

這時真美,充滿了四肢,都全身暢通了,那麼,『內聖外王』,內在有了這樣高的修養,如果有機會發到外面,發於事業,就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美麗極了。」

這段話所說的內涵,可以通過太極拳的修鍊來實現。如何實現,關鍵就是要做到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是指自身與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貫通。內外並非指身體之內部與肌膚之表層在人體構造層面的劃分,而是練拳者由神意氣形所構成的功夫,在與外界大自然之氣的交流、融合、混化、貫通的過程中不斷地吐故納新、充盈壯大。

汪先生所傳的太極拳中,修鍊內外相合最暢達的途徑就是三道氣圈。三道氣圈由身中發出,彌散在肩、腰、胯的外圍,其中以腰氣圈為主,上支配肩氣圈,下支配胯氣圈,由此形成一個內氣與外氣合和充盈的整體,從而形成「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天人合一之境界。這個境界養生益壽的效果突出,補充體內精力的效益明顯。

上下相隨

一般來說,三道氣圈有了基礎後,在行拳走架的過程中就要多體會上下相隨了。

關於上下相隨,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曾說過,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

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這是有關上下相隨重要性的論述,這是拳理。但是,上下相隨,不僅僅是「上面的手如何動,下肢的足也如何動。」

在內功太極拳秘傳的方法中,還有特殊的練法,那就是三道氣圈平行散出之後,肩氣圈主引領兩臂的運行;胯氣圈主引領兩腿的起落與移動;腰氣圈是肩、胯氣圈的主導與媒介。

此外,為了避免在行拳走架過程心意和軀體散亂,從而使平行的三道氣圈能協調一致地運行,一定要在三道氣圈的中心垂直降下一條身中垂直線(想像的思維線),這時,身形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移動,全憑這條身中垂直線的引領與操縱,由此就可求達在內外相合的基礎上做到上下相隨。

在上下相隨的進展階梯階段,是一個長期修鍊的過程。大家無需急切,慢慢走。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對打拳與緩解頸肩炎有好處的對拔鬆開功
太極是一種為而不爭的信仰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