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能點燃演出家對影像創作欲的腳本家

能點燃演出家對影像創作欲的腳本家

作者:雪城剎那

封面:假面騎士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假面騎士》前夜祭。

【本周的東映特攝動畫年代記】

第十四章 伊上勝,腳本家的才能

一九六八年春,東映與漫畫家橫山光輝合作的兩個特攝節目《假面忍者 赤影》和《鐵甲人》都迎來完結,四月新番不再上特攝節目。那兒童片就剩動畫節目來擔當了,東映動畫四月新番的主力,是漫畫家石森章太郎的代表作《改造人〇〇九》第一次製作成電視動畫。其實上個月Anitama曾有在該作紀念日推出特集的企劃但是中止了,果然還是等到來年原作五十五周年時再上,我們這裡的連載也先跳過。

回到一九六八年的態勢,東映東京製作所成立以來還是首次出現東映不製作特攝節目的時期,而且後無來者。特攝節目的性價比和回報率之低已經讓總公司得到徹底的認知,論花錢比誰都多,論成本回收手段比誰都少。正好春天時專做這類節目的製片人平山亨也生病了,東映有半年時間沒與特攝有任何沾邊。但是接下來,這回是日本教育電視台(=今天的朝日電視台)一邊行動了,就是那個專管兒童片的宮崎慎一製片人。

因為一九六八年是水木茂漫畫《咯咯咯的鬼太郎》動畫版開播,並取得大人氣讓日本捲起「妖怪風潮」的時期。我們以前講過,《咯咯咯的鬼太郎》得以成功製作的關鍵原因是之前,東映東京製作所把水木茂的另一代表作《惡魔君》拍成特攝節目。《惡魔君》當初在日本教育電視台,而《咯咯咯的鬼太郎》則是東映動畫與富士電視台的史上第一次合作,真正火起來的時候日本教育電視台卻沒有沾到光,那怎麼行呢。所以乘著這波妖怪風潮,宮崎提議說再來製作個像《惡魔君》那樣的,妖怪題材的電視劇吧。

這有現成的原作可以用,因為水木還有第三個代表作《河童三平》,這個也讓東映來影像化他當然欣然同意了。於是新節目題名為《河童三平 妖怪大作戰》,成為一九六八年十月新番播出半年。與兩年前的《惡魔君》同樣,宮崎和平山分別擔任日本教育電視台和東映兩方的製片人。這回給平山打副手的晚輩製片人叫齊藤賴照,十年後是超人氣長壽時代劇系列《暴坊將軍》的初代製片人,就是又過三十多年後在《劇場版假面騎士OOO》重點刷存在感的那將軍。

主筆腳本也是《惡魔君》的伊上勝,不過不同於之前為考慮收視率刻意走單元劇路線的《惡魔君》,本片的劇情允許了一定的連貫性。構成上以旅行為線索,有點現代俗稱的公路片的影子但並不完全匹配,主角三平為尋找母親而持續旅途。四年後同樣由《假面騎士》的平山和伊上企劃的《變身忍者 嵐》和《人造人機械士》,也像這樣一個尋母一個尋父而持續旅程。這類形式在七十年代出現過一波流行期,如果從面向男孩的片轉換成面向女孩的片,就是那邊領域中所說的少女大河動畫了,在七十年代中後期達到最鼎盛。

同樣製作班底的作品中,之前《鐵甲人》的主演重複起用了《惡魔君》的主演,這回《妖怪大作戰》的主演則起用《假面忍者 赤影》和《大忍術電影 渡》的主演。巧合的是兩人是基本同齡的童星,而且都姓金子。《咯咯咯的鬼太郎》里有個撒砂婆婆,在《妖怪大作戰》里也有登場,不過畢竟這邊是電視劇所以是真人出演。還有《咯咯咯的鬼太郎》里有老鼠男,《妖怪大作戰》則有鼬鼠男,形象和性格也都差不多,這些都是原作中沒有的。演員是《惡魔君》後半擔當過副主演的潮健兒,就是後來《假面騎士》中的地獄大使。還有贊助商播報環節時放的背景歌曲,演唱者也是《咯咯咯的鬼太郎》里眼球老爹的聲優田之中勇。

謝天謝地今年碰上《咯咯咯的鬼太郎》終於第六次播齣電視動畫,這些牽扯到劇情內容的部分才敢嘗試在本文寫進來。這樣一來水木的三個漫畫代表作中,兩個最初上電視時腳本都由伊上捉刀,唯獨《咯咯咯的鬼太郎》他沒有參加過,留給孫女了。不過參加了《惡魔君》和《咯咯咯的鬼太郎》的另一腳本家辻真先,在《妖怪大作戰》中也有一本打醬油。在同一季度的一九六八年十月新番中,當時他正在擔當平山任製片人的另一東映兒童片《怪盜拉雷羅》的主筆腳本。

但是本片製作現場的實態,與《惡魔君》到《鐵甲人》那些時由東映東京製作所製作的狀況不同。東映東京製作所的製作職員本來就是一群不太聽話的,喜歡搞無產階級運動的傢伙,相當於被流放到這兒來。所以平時才基本上負責兒童片,尤其是需用特攝技術的。因為當時以玩具為代表的商品化事業根本沒完全開發,這種花錢多圈錢難的被認為是上不得正席的二線作品。再加上之前製作特攝節目連連赤字,總公司的信任度已經降到最低點了。因此《妖怪大作戰》是兩個製片廠來共同製作的,東映電視製片廠和東映東京製作所協作。

省錢就是硬道理,所以這片的特攝班是相當嚴峻。攝影班對膠捲的使用量,還有美術班使用的道具成本,自然都是限制得緊。最形象表現出來的是,《惡魔君》時登場的妖怪是那種名副其實的怪物,而《妖怪大作戰》中登場的所謂妖怪性質,就是人形的只在人臉上化妝來表現。最重要的改變則在於,之前從《惡魔君》開始的各作,連省錢大廠東映也嚴格執行東寶的圓谷英二發明的那種,本篇班和特攝班平行分業的體制。可這回終於撐不下去了,特攝班實際變成小規模且處在本篇班領導下的狀態,根據本篇監督的要求攝製必要的影像,並且大多是用來當兼用卡的。

意味著為整個片使用的特攝場景只用攝製一次,與此前以及東寶系及其子公司圓谷製片廠那些每集為特攝製作新看點的動真格的「特攝片」,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更接近於此後延續執行五十年至今的,東映超級英雄現場的實態。也就是說事實上《妖怪大作戰》的特攝現場,正是東映特攝製作前線一次影響至今的重大變革,這是本作的另一個重要歷史意義。六十年代末轉變為這種實態的東映特攝也是不久後,東映特殊技術課的兩個王牌特攝監督上村貞夫和矢島信男,分別於一九六九年和一九七一年選擇離職東映改為四處接外包,的一個催化劑。

本篇班方面,東映電視製片廠為本片派出一名監督北村秀敏,不過僅一名就演出了十二本,快佔去本片半年份的一半。四年後《人造人機械士》是完全交由東映電視製片廠製作的,導向監督就是北村。東映東京製作所則派出四名監督,都是之前各特攝節目中參加過的人。其中以田口勝彥和山田稔兩名為主,各分擔五本,演出了本片半年份中的十本。東映東京製作所在六十年代有四人主力新手監督,後來七八十年代演出以《假面騎士》為首的眾多作品,撐起東映超級英雄的天下的,這麼四個人我們再來清晰地回顧數一遍。

第一人是總合監督折田至,《假面騎士》的監督陣中的領導由他擔任,片頭影像也是折田監督的演出。第二人是導向監督竹本弘一,《假面騎士》最初的劇集由他演出,後來超級戰隊系列的第一作《秘密戰隊五連者》也是。第三人是最多演出山田稔,以《假面騎士》為代表,昭和東映超級英雄的監督姓名就他出鏡率最高。第四人是監督兼腳本田口勝彥,是同時專有筆名還擔任腳本家的。這四人都參加了此前講述過的幾部作品,這回一九六八年十月起同時期播出的兩個為期半年的節目中,山田和田口是來《妖怪大作戰》了,折田和竹本則在前面剛提的《怪盜拉雷羅》。

《妖怪大作戰》播出半年結束後,接檔的便是上回結尾說到的東映動畫作品《猛烈阿太郎》。在《妖怪大作戰》的製作期間,平山亨和齊藤賴照兩製片人,被東映電視營業部的上司渡邊亮德介紹給了一個人。是東京放送電視台(TBS)的製片人橋本洋二,這個人在漢語環境內如果有出名的地方,緣於他是七十年代第二期奧特系列的製片人。

不過現在這裡的故事仍在講六十年代,橋本第一次擔任奧特系列製片人的作品是《奧特賽文》,雖然是從中途半道上開始接手的。《奧特賽文》在什麼節目檔播出還記得嗎?兩年前東映東京製作所的《奧特艦長》也是由平山任製片人,接檔了《奧特曼》,播完後再被《奧特賽文》接檔,就是那裡。現在我們來看那裡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奧特賽文》之後由同樣是圓谷製片廠製作的《怪奇大作戰》接檔,這個節目橋本是從一開始企劃階段就擔任製片人的。

兩年前是渡邊為東映爭取來《奧特艦長》的機會,然後一年前起東京放送電視台與東映開始合作持續五年的超人氣間諜動作片《秘鑰獵人》。這些是第十一章中講過的故事,所以渡邊也還是經常出入於東京放送電視台,與橋本一回生二回熟會打招呼的。橋本問渡邊,貴公司有哪些製片人啊,有木有適合與我合作的人引薦一下。渡邊說沒問題,轉手就介紹了兩個人認識,便是平山和齊藤。

就在同時期,橋本需要考慮《怪奇大作戰》結束後,下一個接檔節目又該怎麼走了。《怪奇大作戰》收視率絕不低,橋本自己也承認,但是相比更之前的奧特系列幾作就顯得貧弱了。橋本對此不完全滿意,認為應該有更大潛力的,自己也有更大野心。這個節目檔由武田藥品工業承擔獨家贊助商,所以稱為「武田時間」,武田時間在奧特系列之前也有光輝的歷史。那是一九六二年十月起播出的《隱密劍士》系列,持續了三年又一個季度的超人氣節目,鼎盛期取得的收視率與奧特系列的鼎盛期相當。

後來一九六六年開始奧特系列,再到《怪奇大作戰》結束,這時到一九六九年春了。當年的《隱密劍士》是武田時間的奇蹟,這個節目檔的各方負責人對這個劇都有深刻的印象,珍重的回憶。這個奇蹟過去後奧特系列是又一個奇蹟,現在奧特系列的奇蹟也過去了,下一步怎麼走。橋本與武田藥品宣傳課的伴田雄治一商量,結論是即使只是翻版一下也行,想再次製作一回那樣的電視劇。這樣的狀況下,橋本便得到了兩個有利條件。

第一,《隱密劍士》是時代劇動作片,也就是說類似於武俠片,雖然題材是忍者。而時代劇領域的絕對王者是東映京都攝影所,這是全日本人都知道的。第二,在《隱密劍士》結束後空白的這幾年,東映的平山製片人已經與腳本家伊上勝熟識了,並先後多次合作《惡魔君》《假面忍者 赤影》《鐵甲人》《妖怪大作戰》。伊上恰恰是當年《隱密劍士》的核心腳本家,這麼長的系列劇他一個人執筆九成以上,足足一人扛了三年的份量。

所以不用他們用誰,接檔《怪奇大作戰》的新節目讓東映上,《奧特艦長》以來的回歸,這事就這麼定了。東京放送電視台方面是橋本繼續任製片人,東映方面製片人是平山和齊藤,腳本自然要伊上來。對橋本來說這就是以翻版《隱密劍士》為志向的基本布陣,對平山來說他腦子裡想的則是翻版《假面忍者 赤影》,雖然其實方向差別不大了。

而且對於平山和齊藤來說,雖然京都攝影所確實是時代劇專場,可這片其實在東京的大泉攝影所製作才方便些。因為第一,他們製片人所屬的東映總公司在東京,那這就不用出差。第二是畢竟要用大量特殊攝影技術,照例要動用矢島信男特攝監督和他的特攝研究所,這也都在大泉攝影所內。可當時不是地位低下嘛,大泉攝影所一聽又要搞兒童片了,說一邊去一邊去。最後還是遂了橋本的願,由東映京都電視製片廠使用東映京都攝影所製作。

平山開始企劃,那時是忍術,那這回就上妖術。理由是伊上早在之前就常說妖術挺有意思的,可以以這個為題材出些什麼東西。橋本大讚,這不現在正好是妖怪風潮嘛,可平山交出來的企劃書叫《謎之鐵假面》。主角同樣也是個劍士,妖術的要素也滿足了,但是頭戴假面不露臉的,橋本說這個還是算了。好吧你不要那就真算了,對東映超級英雄有所基本了解的讀者到這裡不用明說都能知道,後來這假面片的企劃用到哪裡去了。這突顯的其實正是橋本和平山在細部上的分歧,一個想著《隱密劍士》一個想著《假面忍者 赤影》呢。

最終新節目定題為《妖術武藝帳》,資源用著東映的,關鍵決策職位的人選卻是體現橋本意圖的為多。伊上腳本自是不必說,音樂用之前《奧特賽文》的冬木透,監督用參加過《隱密劍士》的外山徹。《隱密劍士》當年本來由宣弘社製片廠製作,其母公司宣弘社的本職是廣告代理商,擔當的正是武田時間這個節目檔。從奧特系列起到《怪奇大作戰》再到這時《妖術武藝帳》,雖然製片方不再是宣弘社製片廠,但宣弘社擔任廣告代理商是一以貫之的,所以這時再指定外山出馬不是難事。主演用佐佐木功,就是那個後來在七十年代以動畫歌手身份紅遍天下的佐佐木功,他還有演員的另一個身份,其實之前也在《怪奇大作戰》露臉過。

妖術怎麼用特殊攝影技術表現,這回矢島信男特攝監督是操碎了心。讀到伊上腳本時很興奮,矢島這樣說,伊上君太優秀了,優秀的腳本家寫出來的東西反過來催生演出家的新創意。古今能把成堆的看點用文字描繪出來的合格腳本家很多,伊上則屬於通過書寫要點和創意就事半功倍的。看著他寫下的那些有意思的東西,反過來演出家對影像的創作意欲被點燃了,而不只是單純地把影像的設計圖=腳本給忠實地影像化。一生特攝演出履歷龐大如矢島這樣的監督,說遇到過的能產生這樣效果和反應的腳本家,就是伊上勝和上原正三兩個。

小說家最主要的描寫手段也許是情節和心理,腳本家乾的事在普通觀眾眼裡看來也許像一回事,但又不完全一樣。他們的最直接描寫對象是畫面是影像,這是腳本家職業的精髓,也是這樣的腳本家與特殊技術的演出家契合度最高的一個原因。因為與一般的本篇演出家不同,特殊技術的演出家最專註的也直接在於影像,視覺形象本身。圓谷製片廠以高野宏一特技監督為首的特殊技術班現場,對金城哲夫也有過類似的評語,讀著他的本子同時觸發腦中對嶄新特攝影像的預備描繪,那種興奮感根本停不下來。

矢島和伊上也是酒友,不過沒有專為工作洽談的目的而去喝幾杯的,就是酒鬼在面對面胡扯。但是這種場合下時不時伊上就能突然蹦出些什麼點子,這樣的對象不怎麼多見,喝著時互相之間腦子裡哪個角落也在想著什麼,隨時就有創意出來。然而矢島最後還是輸了,他說我輸給了伊上君,輸給了他的創意。特攝班為妖術的演出煞費苦心,最終因為錢那些大人的事情和當時的技術難度,不得不糊弄過去的場面還是很多,讓矢島感到可惜。

可伊上也輸了,輸給了觀眾。開播後僅僅約半個季度過去,橋本向平山傳達了敗北宣言。東映完全重蹈兩年前《奧特艦長》的覆轍,那時《奧特曼》最終回37.8%的絕好條件下,《奧特艦長》開播初期已經掉到32.2%,而且這就已經是全片最高水準了,後面一直掉把平均值也拉到二十五個百分點的水準。這回是在《怪奇大作戰》最終回25.1%的條件下,《妖術武藝帳》初回就掉到21.1%,而且這同樣就已經是全片最高水準,後來的平均值相比《怪奇大作戰》最終回已是攔腰斬斷。

電視台與製片方簽的合同,通常以兩季度為起點。《奧特Q》就是兩季度的節目,《奧特曼》是簽了兩季度然後因人氣爆棚延長成三季度,《奧特曼》趕不贏製作日程因而被迫完結後,以前講過《奧特艦長》也是兩季度。只有《奧特賽文》是例外待遇,一開始就簽與《奧特曼》同等的三季度而後又延長,之後《怪奇大作戰》同樣是兩季度,所以《妖術武藝帳》也照舊。但是這片連第二個季度也熬不過去了,橋本寧願向平山宣告,一季度就完結,收拾好準備為《妖術武藝帳》送終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多部電影群雄割據,今年最大規模周末來臨

TAG:Anitama |